韋森:未來唯一能夠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是房地產

2020年8月8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20屆年會上,圍繞“穿越週期再出發:高質量增長的安全邏輯”的論壇主題, 復旦大學經濟教授韋森發表了題目爲《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及房地產》的主題演講。

以下爲演講實錄:

【韋森】:各位老總,各位朋友,非常容幸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博鰲論壇第一次在上海開,也是我今年第一次公開演講。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比較敢講的人,但是現在最不敢講的是在於因爲每天都在變化,每天特朗普出什麼怪招我們不清楚,這樣下去中國經濟將發生什麼,世界經濟將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最確定的是不確定性,不知道世界發生什麼。

今天這20分鐘我給大家稍微講一下目前的情形。

我的話題是“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及房地產”。因爲當時會議主辦方讓我講一下上海,我說我講不了,在座的你們是專家,我怎麼講得了。我今天稍微給大家講一下,先看一下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大家可能都比較關注這個情況。到目前爲至我只能把數據更新到7月31號,至少現在全球新館肺炎已經超過1800萬,死亡將近70萬。

大家每天都在關注美國發生的新冠疫情,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我們的鄰居印度現在每天增長的數字超過了美國,首先是印度,其次纔是美國、巴西。印度的確保已經超過163萬人了。還有大家要關注“一帶一路”國家,這些國家也在快速增長,已經對全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非洲也在快速增長。

這個圖(見PPT)是我的學生做的,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到美國已經快過去了,但是下面印度、日本、巴西纔剛剛起步,未來發生什麼我們還不清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5月份做了一個研究,第一個方案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小高峰,慢慢的連續一兩年就過去了。第二個方案春季第一次爆發之後今年秋季和冬季再爆發一次,這一點很有可能,因爲復旦大學專家張文宏教授也估計全球還會有大的爆發。第三個方案就是可以忘記它,它不會慢慢地消失,短期可能還會再增加。

最近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什麼?新冠疫情對未來的影響巨大,口罩戴多少年都不知道,全球可能都離不開口罩,五年、十年,甚至幾十年這個東西一直伴隨着人類社會。這就導致IMF對世界經濟做了三個預測方案,上面是對發達國家的預測,有比較樂觀、中性和悲觀的政策。下面是對發展中國家做的預測,但是看今年的形勢,第三種可能性比較大,今年全世界的增速是到6或者6以下。

今年至今,我唯一發的一篇文章是3月份在《新京報》發的一篇文章,當時我對中國經濟、美國經濟都還沒有那麼悲觀,當時新冠疫情美國只有3萬,沒想到現在超過500萬。對美國的經濟衝擊第一季度是4.8,但是第二季度突然下降到32.9%。統計有些錯,但是對美國衝擊比較大是消費下降43.5%,總投資下降49%,固定資產投資29%。大家可以看到對美國經濟確實衝擊非常大。

這時候美國從貿易戰逐漸走向了對中國全面制裁的新的冷戰。不管年底大選之後誰上臺,但是從一些消息看特朗普短期的政策對中國經濟影響更大。整個美國社會各階層對中國人的不喜歡比例逐步在攀升,現在喜歡的人到了20%,不喜歡的人超過80%,共和黨不喜歡的人更高。

這就造成的結果,整個美國人各階層,政界、商界、學界各個方面對中國都是否定態度,就影響到我們的公司,我們的出口,甚至影響到我們留學生在美的華人。這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不是短期的。

另一個圖大家可以看一下(見PPT),現在我們跟西方發達國家最好的國家是德國,因爲我們的經貿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實際上德國人不喜歡中國人的比例也在上升,超過40%。這將不是短期影響,而是長期影響。特別是我們中國是一個開放國家,我們的出口仍然在23%左右,現在這種現象對中國社會影響將會是長期的。看到這些數據真是感到痛心疾首,怎麼會到這個樣子。中美關係五十多年,連一些底線都破掉了,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中國的經濟有點下跌,但是更重要的是外貿訂單驟然下降。7月份的數據我們有一點回升,但是整個下降比較大。我非常尊敬的一個思想家說“實際上全球面臨的形勢不是美國追求的去全球化,而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在引導全球的去中國化”。所以2020年除了貿易戰以外,美國今年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外交、文化、高科技出口等方面進行圍堵。

在這種情況下,前不久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陸家嘴論壇提出“內循環”,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提出“雙循環”。一講到“雙循環”,至少我們還不能在西方國家圍堵中國的形勢下關上大門,我們要繼續開放。從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發佈的信息可研判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西方國家對我們這樣可不是短期問題,這個信息更加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經濟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季度下降了6.8%,但是第二個季度爲3.2%,實際上中國經濟上半年的增速是3.2%。

經濟下滑沒問題,關鍵是就業,特別是今年834萬大學生的就業纔是根本性的問題。

但是確實各種情況表明中國在第三季度,特別是從5月份之後各種情況都在迅速回升,工業總產值迅速回升,房地產投資在回升,零售也在回升。這些數字表明中國經濟確實在復甦,這一點誰也否定不了。

5月份以來各種指標都有變化,PMI回到50以上,中下游企業的利潤開始回升,特別是下游消費行業也在慢慢地開始復甦。但是這個數據我們是比較擔心的,大家可以分類看一下各個行業的消費確實下降比較大,特別是汽車的消費,上半年中國汽車銷售下降了22%。所以在目前來看唯一能夠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是房地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在六七月份之後都在迅速增加,同比、環比都有恢復,但是今年整個上半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二點多。下面我特別跟大家講一下,央行的貨幣政策、貨幣市場和房地產的關係,因爲在主持上次會議上有專家說過這麼一句話,“只要央行一發貨幣,別的不敢漲,房地產一定會漲”。我給大家稍微講一點貨幣政策,大家都認爲今年的貨幣寬鬆其實有很多看不懂中國的貨幣政策。大家發生了疫情之後整個西方開始都在猛發貨幣,美聯儲的資產漲了3萬多億,但是看這個圖就知道實際上央行的資產在萎縮,我們並沒有投放基礎貨幣。 今年儘管降了三次準備金,但是通過央行票的收回,明顯看得到中國在收基礎貨幣而不是投貨幣。到了7月份各銀行要報稅了,看貨幣市場的貨幣多,不要看M2的增速,你要理解貨幣理論中的貸款創造存款,存款增加廣義貨幣就會增加,並不代表貸款增加就會變成存款,存款增加了廣義貨幣增加。真正貨幣市場的缺和多隻看一個指標就是上海社保,7天、3個月或一年的拆借。從圖上可以看到整個2020年上半年我們都到了2以下,貨幣市場的錢非常多,沒人再花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沒增投放是對的,你看重這一點你才知道整個央行的貨幣政策。

中國的廣義貨幣已經達到218萬億,房價在漲廣義貨幣也在漲,幾乎同時發生。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到底誰是因,誰是果現在說不清楚,現在是互爲因果。房價漲導致的貨幣增加,還是貨幣增加導致了房價漲價?兩個說不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講到貨幣政策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重提房是住的,不是炒的,樓市沒放鬆,現在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還是房地產。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做投資,房子是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也就是說你不能通過房地產來增加資產。大家知道現在居民存款將近80萬億,各類存款將近212萬億。這個錢用來做什麼呢?最下面的圖告訴我們最好的投資還是房地產,下面這個圖告訴我們今年發生的變化。靠右邊告訴我們黃金在上漲,房價沒有漲多少,這造成了變化。今年中央仍然講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我們看到的數據是深圳、北京,其他漲得還是蠻快的。

大家注意一下左邊這個圖,最上面的圖是深圳的房價,第二個是上海的房價,藍顏色的是美國的股市。你發現要在深圳、上海買房,比在納斯達克賺得還多。這是至少一二十年大家的經驗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我們的房價永遠漲,房地產永遠發展。今天上午我專門聽了一下各位老總的看法,我聽聽這些房地產老總們怎麼看。因爲我參加過幾次房地產論壇,大家會說房地產會永遠漲嗎?這是2018年中金做的數據,人均住房的套數按照中金的算法城鎮是1:1.6,西南財大調查中心做的數據有差別,但是都指向了一點,目前中國人人均城鎮是1.16,如果三口之家大約3.5—3.6套房。國家的空置率非常高,中國主要城市房價的水平都很高。看另一個數據就知道了,這是中國的出生率老齡化率,這是中國人口的預期。從長期來看中國人均1.16套房,然後是老齡化,再加上出生率下降,人口在萎縮,加上中國房價比這麼高,還能漲起來嗎?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中國經濟,宏觀經濟怎麼走,政府的決策怎麼做,房地產如何走?整個社會確實應該反思。儘管目前房價有點回升,中央不再放鬆對房地產調控或者房子是用來住的,但是這個圖可以發現過去幾年貢獻最多的是房地產和基建。經濟在下行,房地產下來了,我們經濟還靠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這是兩難的選擇,房價既不能漲,但是對一個老百姓來說錢放在銀行裡但是利率低,股市今年確實比較好,但是長期看來確實是投資房地產比較好。在這裡我直接講幾點結論:

第一,新冠疫情還在蔓延,並且還沒有控制得住,可能今年冬季、秋季又有大爆發,世界經濟將會大幅度下滑,未來幾年還非常不確定。

第二,中國的國際環境極其惡劣,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圍堵中國的共識和包圍圈已經形成,中美貿易戰不但會繼續,可能還會加碼,甚至特朗普還可能會鋌而走險。

第三,短期中國經濟下滑,但是5月份之後各種經濟指標均表明中國經濟確實在復甦。對於中國今年的增速來看最近提出來是2%,我覺得能轉正就不錯了。

中國的就業仍然是個嚴峻的問題,因爲就業一不好不但影響消費,也會影響房地產。在目前險惡的國際環境中,基建和房地產仍舊是中國經濟恢復和增長的主要產業,短期內房地產稅不會推出,遺產稅也不會推出。政府還想靠推動基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不過現在政府的負債比較大,今年發的債務68%全是新債還舊債

這幾年我不是做宏觀經濟的,我是研究制度經濟學的,我一直在呼籲外債的壓力在那裡,西方圍堵我們都可以過去。改革開放40週年經驗千條、萬條關鍵一條就在於我們引進了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今天,一定要堅持市場化道路。如果沒有法治,一個腐敗的市場也走不遠。我們一定要堅持法治化市場經濟道路,法治化的市場經濟保證民營企業的財產安全,民營企業家可以投資,西方對中國的圍堵會慢慢地解散。但是隻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堅持法治化的道路,中國經濟才能慢慢地走出目前的困難,21世紀中國經濟才能真正崛起。

我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