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人人都愛自稱“打工人”?真正的身份認同

標題:夜讀|爲何人人都愛自稱“打工人”?

前幾年,如果你稱頌一位領導,他可能會略帶謙虛地說:“都是打工的。”在新聞業,很多朋友戲稱自己是“新聞民工”,把自己和農民工兄弟相提並論。

但是,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其實多少有一點傲嬌的。故意的放低姿態,反而不小心流露出無傷大雅的身份優越感來。

這兩天,突然成爲網絡流行詞的“打工人”,就不是那種白領的傲嬌味了,而是真正的身份認同。“我們都是打工人”和“我們都是打工的”,差別很大。當我們說“人”的時候,有一種明確的主體性,而“的”只是一個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

我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發現“打工人”這個詞明確的源頭,但這絲毫不影響它迅速掀起一股接力式狂歡,在“白領”“社畜”之後,成爲上班族樂呵着爲自己安上的一個新標籤

和“打工人”相對應的,是“老闆”。在語義上,“打工人”比“老闆”當然要可憐些。打工意味着要讓渡一部分自己的自主權,還可能自己越努力,掙得越多的是老闆。打工也意味着某種“中間狀態”,很多人都夢想着等實現“財務自由”,就辭職,讓老闆發愁去。

但是,“老闆”的魅力下降了。前兩年,坐在咖啡館裡,經常能聽到很多人談創業,動不動就是大項目。雖然很多大項目最後的結局都是“沒有然後”了,但“當老闆”還是排在了很多年輕人夢想的第一位。現在,這樣的高談闊論明顯減少了。大家都知道,創業並不容易。

“自由職業”也曾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但第一批的親歷者,已經站出來大倒苦水:收入沒有保障,焦慮,根本沒有自由可言。喪失了工作環境約束的“自由職業”,最終可能變成在家睡覺和玩遊戲

在這個框架中,我們打量“打工人”,就別有一番味道。它意味着在當下,一份安穩的工作、可持續的收入,對個人家庭都是相當重要的。“打工人”當然有很多無奈,不太光鮮,但是起碼不用直接操心公司前途,不用承擔“自由職業者”朝不保夕的風險。工作雖然辛苦,有時候也乏味,卻也給人一份踏實。

我們就能夠理解,網友們紛紛自詡“打工人”時,流露出的那種發自內心的自豪。它或許還有一點點自嘲的意味,但已經可以忽略不計。我看到一家著名公司的推文裡,都稱呼自己爲“打工人”了。

“打工人”可以泛指一切,大企業裡的CEO和寫字樓格子間裡的普通白領,都適用。它抹殺了收入差距和具體的人生境遇,但也道出了現代人面臨的共同處境,那就是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不僅是掙錢和養家餬口的手段,還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自我,體現了個體價值

所以,“打工人”也意味着一種新的價值觀:工作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你稱呼自己爲“打工人”,也意味着你已經承認,自己比想象的更熱愛、更離不開工作。

這樣,“打工人”會逐漸習慣用工作中的表現,來評價自我。工作表現得好(還不僅僅是掙更多錢),就是“進步”和“成長”,就意味着“成功”。這是一種自我考評的“功績主義”。

老闆們應該很喜歡員工們這樣的想法。當人們都自覺把公司利益個人成長關聯起來,就沒必要再靠嚴厲的、過時的監控來督促大家勞動了。畢竟,“打工人”有一種新的自覺和職業自豪感。最後,老闆們也變得親切起來了。張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