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濱:龍燈做小了 夢想變大了

新華社南昌2月26日電 題:史克濱龍燈做小了 夢想變大了

新華社記者袁慧晶

破篾、扎竹圈、編龍頭……表演臺上江西省級非遺“城南龍燈”的傳承人史克濱手上動作不停,一隻竹製龍頭骨架漸漸成型

被譽爲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24日舉辦舞龍鬧元宵活動。54歲的史克濱現場表演扎龍手藝臺下觀衆大開眼界。

龍燈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符號,在大多數農村地區城市周邊,都有着“請”龍舞龍的年俗,特別是在元宵節這一天。

“我所在的城南村扎龍燈、舞龍燈的歷史有700多年,我從事龍燈製作也30多年了。”20世紀80年代,史克濱在父親的指導下,延續了城南村扎龍舞龍的傳統。

過去,扎傳統龍燈需要幾十道工序,全部需要手工完成,製作一條大龍燈要一個月左右。史克濱手上的老繭磨平了又厚了,劃傷的口子長好了又出現,但他從不嫌苦。“每條被‘請’走的龍燈都代表着一個地方的年味。”骨子裡的龍燈情結支撐着他繼續做下去。

漸漸地,因爲製作的龍燈質量好,史克濱的生意從區裡做到市裡,再到省裡省外湖南福建、廣東等鄰省的農村也會找他訂龍燈,廠裡訂單也從一年不足百條到後來的五千條。

“在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少我們的粉絲。”史克濱說,爲了讓龍燈文化傳播得更遠,他在保留核心製作技藝的同時,對城南龍燈進行了改良,使其更符合現代人需求。

比如,用韌性好的塑料代替龍身的骨架,解決了遠距離運輸易損難題;又如,用LED燈裝扮龍身和龍頭,解決了明火帶來的消防隱患問題,讓城南龍燈變得“七彩”。

受新冠疫情影響,城南龍燈廠的傳統龍燈訂單遭遇斷崖式下降,史克濱再次求變求新。

他設計了“迷你”綵帶龍,有不同型號大小,適合單人舞動。就這樣,原先大到數十人才能舞動的巨龍,如今有了一個孩童也能愉快玩耍的迷你版。僅2020年,這種“迷你”綵帶龍的訂單達到5000條,改變了過去龍燈廠只能吃“節慶飯”的情形。

“綵帶龍保留了城南龍燈的龍頭外觀專利,是老少皆宜、Q味十足的祥和版龍頭。”史克濱說,在當下全民健身意識不斷加強的大背景下,龍燈廠又新“圈粉”了城市中的不少健身愛好者

67歲的熊福根是南昌八一舞龍隊隊長,他踩着輪滑舞起了綵帶龍,龍身畫圈寓意財源滾滾,迎來現場陣陣喝彩。他所在的舞龍隊除了傳統舞龍燈表演之外,也帶來了綵帶龍羣舞表演,對龍、背龍、跨龍、推龍等一系列花式動作令人目不暇接。

“我愛人也跟着我一起玩綵帶龍了。我們舞的龍雖然長8米多,但玩起來不受場地限制,教一兩個小時就能學會。我愛人原本頸椎不太好,玩了半年多彩帶龍,症狀都緩解不少。”熊福根說,龍是中華民族圖騰,玩綵帶龍既能鍛鍊身體又能討個好彩頭。

史克濱製作的龍燈雖然變小了,但他的夢想更大了。“讓更多的人蔘與到龍燈文化的傳播當中,讓中國的龍燈成爲世界性吉祥符號。”史克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