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湖南安化黑茶千年飄香 茶旅文康探路鄉村振興

在安化黑茶國家農業現代產業展示館人工智能機器人端着一杯杯黑茶向參觀者徐徐走來,似一場穿越時空的相逢;黃沙坪“百年茶行裕通永老茶行裡,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幾十個直播間同步開播,安化黑茶變身大衆時尚飲品……在革命老區湖南安化縣黑茶正演繹着“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傳奇。

坐落於雪峰山以北、資水中游的安化是“中國黑茶之鄉”,在全縣49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着36萬餘畝茶園,全縣10餘萬貧困人口亦因茶脫貧。近年來,依託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安化堅持“茶旅文體康”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從當初的“窮山區”成爲如今高速通達、生活富足的生態宜居地。

鄉鄰山裡不種田,一節茶葉吃一年”。2020年安化黑茶產業綜合產值達230億元,從業人員約30萬,圍繞製茶工藝形成了種植、生產加工、服務等全產業鏈條。與此同時,旅遊產業也積極向茶靠攏、借勢茶鄉花海生態體驗園、茶馬古道風景區、茶文化主題民宿等蓬勃發展。

“這些老廠房成爲了黑茶文化博物館,專供遊客參觀、展覽和體驗製茶工藝,實現茶旅融合發展。”資江南岸的湖南安化第一茶廠起源於1902年,依舊茶香嫋嫋,三棟榫卯相連的松木茶倉百餘年來從未停止過投茶、藏茶。公司副總經理陶優瑞說,這個仍在生產的黑茶工廠如今也是國家工業遺產點、萬里茶道湖南段重要遺產入選點。

與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隔江而望的黃沙坪古街,一條青石板鋪就長街臨江而行,純木結構傳統店鋪分列兩側,古茶市街、百年老字號茶行、古錢莊裝運茶葉的老碼頭,依稀可見當年“茶市斯爲最,人煙兩岸稠”的光景。如今,這裡還有着安化黑茶走向世界的“雲通道”。

“這個明清時期手工茶葉加工作坊的裕通永老茶行,擁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如今已是茶類電商直播基地。”安化黑茶離岸孵化中心理事長向懿說,這裡倉儲物流中心、質檢中心培訓中心等配套齊全,是安化推動茶葉與互聯網融合的新基地,自2020年正式運營後已累計直播3000餘場次。

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搭建“雲”賣場,將傳統安化黑茶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實現古絲綢之路上“世界之飲”再次崛起,是“中國黑茶之鄉”安化鄉村振興的探索。近年來,安化舉全縣之力“擇黑而優”,大膽擁抱新科技,產業鏈引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通過新基建讓“千年產業”迭代升級,激活安化黑茶發展的“興奮點”。

走進安化黑茶國家農業現代產業園展示館,在室內可觀看到茶園、生產車間、倉庫、茶產品展覽館、茶園風光等一系列區域的實時直播,黑茶資源管理平臺、安化黑茶大數據可視化平臺等全產業鏈大數據六大平臺,形成了“企業知天而作,政府知數而管”的現代智慧農業模式。

如今,安化一邊將“萬里茶道”申報爲世界文化遺產,一邊將製茶大師與“黑茶院士”結合挖掘“健康密碼”,同時以資江爲軸規劃20.52平方公里的安化黑茶特色小鎮,讓產業的覆蓋面在不斷的“越界”“融合”中延展。

梅山深處的安化,昔日交通閉塞、貧困落後,紅二方面軍長征時曾在安化境內浴血奮戰。百年後,安化歷經滄桑鉅變,深入推進“茶旅體文康”融合發展戰略,讓越來越多的羣衆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文旅投資和消費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付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