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美術學院院長共同探討《衣尚中國》現象

12月15日,《衣尚中國》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專家研討會,對節目踐行“復興中國審美”倡議進行一次總結,同時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具體探討。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文藝節目中心統籌規劃部主任呂逸濤等分別代表節目合作單位,邀請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原副院長俞虹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趙軍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研討會。《衣尚中國》製作人李思思、總導演湯浩等節目主創也參加了會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羣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高世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會議。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文化類節目的創新制作”、“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衣尚中國》對服裝行業的影響”等多個話題進行探討。

開創文化節目新視角,讓“中國美給你看”正當時

範迪安表示:“自11月7日《衣尚中國》開播以來,得到各方面非常強烈的反響,尤其在美術屆,在美術教育屆反響非常熱烈,我想這都是中央電視廣播總檯文藝中心這些年來推動文化傳播、文藝節目新形式、建立新平臺、匯聚新成果的重要體現。”

《衣尚中國》是首檔聚焦服飾美的文化節目,它跳出以往文化節目的固有思維,沒有從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出發,而是提取審美元素既放在縱向的歷史長河中去解讀本源,又置於橫向的世界語境中迴應需求。

對此,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認爲:“從古至今,在文化軟力量的輸出上,中國影響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審美潮流。文化的輸出,靠的是潤物細無聲的引領,《衣尚中國》率先舉起了這樣的旗幟,希望節目持續下去,去號召、去復興,將傳統文化和時代結合,立意高遠且長久的做下去。”

站在時代的角度上,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爲,《衣尚中國》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電視綜藝節目,它是今天應時代所需,人民所需,從審美高度,從哲學高度,去創新我們電視節目的一種嘗試。在中國民族目前的階段,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強起來的核心內容不僅是物質上強,更是精神上強。華夏亦是衣冠之國、禮儀之邦,《衣尚中國》在當下應運而生,抓住了美的內容核心。

用全局思維擴展垂直領域助力中國品牌建立審美體系

《衣尚中國》創演空間是節目的一次大膽創新,該環節邀請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用自己的設計展現節目主題審美意向。

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稱讚,《衣尚中國》這檔節目有三層意義,在文化上,有助於我們真正地建樹文化自信,倡導服飾文化;第二方面,在經濟上,有助於帶動服裝行業,拉動內需產業發展,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第三個方面,在社會民生層面有助於服務民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增進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潘魯生還指出在當今國際奢侈品領域,對中國元素是沒有基本概念的,如果《衣尚中國》從節目形式入手,將中國元素從創意、設計到品牌等多方位輸出,這不僅是文化方面的推動,也將帶動整體服裝行業的審美髮展。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從服裝領域出發,指出了服飾文化的重要性,他表示服飾通過藝術對生活增添了色彩、美感,服務於生活更美化了生活,《衣尚中國》透過小小的服飾背後傳遞出的是大大的時代信號,是一個紐帶,展示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明、對美的追求和文化的自信。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從媒體責任角度,認爲當今社會中,媒體對於個體文明素質的提高,亦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衣尚中國》節目從審美的陶冶、提升的角度來說,立意高遠,體現了國家媒體的社會擔當,也指出了節目未來需要注意到繁與簡、雅與俗、專與泛的關係,審美觀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未來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喻國明,從產業融合的角度對節目提出了未來願景的思考,他認爲《衣尚中國》節目未來可以嘗試從小融合向大融合邁進,打通產業圈層。

對於節目內容的傳遞和滲透方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也表示,節目可以嘗試走向世界,助力中國服飾品牌建立審美話語權

從欣賞美到創造美,從想法到實踐,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進行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趙軍從美學教育角度提出了新的期待,希望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學教育,不僅是從知識結構中瞭解美,也從歷史、傳承的角度對中華民族的美學發展有更多瞭解。

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稱讚:“《衣尚中國》節目成功地呈現了以服飾爲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服飾文化不僅僅是歷史的沉澱,歲月的陳釀,更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成爲文化傳承之脈,文藝創作之源,文創設計之魂。”

近年來,一直缺乏展現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碰撞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彌補了節目類型空缺,具有服飾美學節目開創性價值。廣州美院院長李勁堃表示,《衣尚中國》帶給自己關於中國文藝事業建設的思考,他建議到“兩個加強與一個加快”,應加強中國文藝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加強中國在國際藝術高等教育領域中的話語權,以及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美術評價體系和教材的編著。

魯迅美院院長李象羣認爲,《衣尚中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以及多元化,去傳承和開拓中華美育的可能性。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除了梳理中國古典傳統中的‘感性之學’外,還應探討中國人的‘感興之道’。”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明對《衣尚中國》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他認爲服飾美是可以帶給人們啓迪的藝術形態,期待中國民族美學文化走向全國並在未來走向世界。有着同樣期待的,還有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他指出服飾是一種藝術語言的表達,也是一張讓別人認識你的名片,中華民族的服飾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層的表達,向世界各地在彰顯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期待更多國際友人通過服飾文化了解到我們國家的文化內涵。

研討會最後,回顧項目成立之初的創作理念時,李思思感慨道:“其實我在心底有一個小小的願望,《衣尚中國》可能是一個小小的引子,能夠帶着大家一塊去看中華文明五千年當中一個又一個閃光的美學元素。我覺得美是沒有堅實的知識壁壘,也沒有厚重的歷史塵埃,它屬於每個人,所以我們特別希望能夠通過展示中華服飾之美,講好中國故事之美,傳播好中國聲音之美。”(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