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第一村”的小康路

新華社哈爾濱10月23日電題:“土改第一村”的小康

新華社記者王春雨、強勇

畝產1000斤妥妥的。”在黑龍江尚志市元寶鎮元寶村,農民郇金德對今年的水稻收成十分滿意。

郇金德種了130畝“稻花香”水稻,今年黑龍江省遭遇颱風“三連擊”,部分水稻倒伏。“儘管受點損失,但還是豐收年。”他笑着說。

郇金德的話,讓79歲的老支書張寶金鬆了一口氣。

張寶金是元寶村黨總支書記。元寶村是小說《暴風驟雨》原型地,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早掀起土改的地方。當地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粉碎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

今年8月以來,黑龍江省接連遭到颱風侵襲,張寶金一直忙碌在一線。在一次修理水毀橋樑時,他不慎摔了一跤,至今也沒好利索,但全村人在他的帶領下,把颱風給農業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過去元寶村曾長期以玉米種植爲主,張寶金提出不同看法,同一塊地種水稻,收入能多出好幾百元,他提倡旱田水田

有人犯嘀咕,不會種水稻咋辦?村裡黨員帶頭種,村集體免費農戶打井、教技術、用農機。近10年間,元寶村水稻已佔全部耕地面積2/3左右。村裡還成立了稻米合作社,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初具規模。

精農業,更要強工業

早在1980年,時任大隊支部書記的張寶金就認識到,要想富,必須辦企業。元寶村先後辦起筷子廠、鉛筆廠等,鉛筆產量最高時曾佔全國1/4,是黑龍江省最早的“億元村”之一。但隨着產能增加,普通鉛筆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拼價格已沒有優勢

出路還是改革。2016年張寶金提出鉛筆產業低端高端,提高附加值。位於元寶村的哈爾濱元寶山制筆有限公司以前日產鉛筆100萬支,每支利潤才2釐,改革後鉛筆產量少了,日產40萬支,但每支利潤達到1毛錢

因土改聞名的元寶村,目前擁有鉛筆廠、鉛筆板廠、大米加工廠等衆多企業。全村600多戶,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在企業上班,這在黑龍江農村並不多見。村民鄂文儉以前在南方打工,村裡企業多了,他回鄉在鉛筆廠工作,兩口子月工資加起來五六千元。

在“土”中謀發展,在“改”中再奮進,改革帶來山鄉鉅變。《暴風驟雨》中的趙玉林因爲窮得沒衣服穿,被稱爲“趙光腚”,土改前的元寶村也被叫爲“光腚屯”。如今,元寶村總資產達7.3億元,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2萬元,半數以上村民住進了樓房別墅

元寶人富了,他們又瞄準文化產業。繼建起“暴風驟雨”紀念館後,村裡又規劃建設土改風情一條街旅遊民宿等項目。

“我們將依靠土改文化發展旅遊業,打造新增長點。”張寶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