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江南”橄欖綠

新華社蘭州11月12日電 題:“隴上江南橄欖

新華社記者李傑、張新新

56年前,老一輩革命家將油橄欖從異國他鄉引進中國,並親手種下第一株油橄欖樹架起東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橋樑。

56年後,位於秦巴山區深處有“隴上江南”之稱的隴南市,60多萬畝油橄欖羣山披綠,成爲“中國油橄欖之鄉”。油橄欖在這個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地方紮根壯大,不僅惠及當地44個鄉鎮的40多萬名羣衆,成爲脫貧致富支柱產業,還讓國產高品質橄欖油飄香國內外

披綠飄香的“致富果”

立冬後,草木逐漸凋零,蒼翠的油橄欖卻在隴南市武都桔柑賀家坪村傲然挺立。喜獲豐收的村民潘讓平,正在給樹苗修建、施肥。

20世紀80年代,“舶來品”油橄欖在隴南掀起種植高潮。因境內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海拔1500米以下低山河谷地帶氣候、土壤條件與地中海沿岸油橄欖主產區極爲相似,這裡成爲我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

2002年,油橄欖來到賀家坪村。“枝條扦插育苗,葉子提取黃酮素,果子榨油,全身都是寶。”村黨支部書記潘小林在隴南市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考察後,發現油橄欖前景好,便帶動村民試種

64歲的貧困戶潘讓平便這樣結緣油橄欖,試種一畝。試種前,潘讓平還以傳統小麥、玉米種植爲主,“撒一斗,收一擔”“還不夠吃”。試種三年後,細長的枝條被青色的果子壓彎畝產600多公斤,產值3000多元,潘讓平嚐到甜頭

從賀家坪村向對岸望去,一排排蒼翠的油橄欖樹次第鋪開。“賀家坪村獲得豐碩成果後,周邊大園壩、桔柑等6個村都來取經。”潘小林說,油橄欖產業逐步在溝溝壑壑間興起。

在前往賀家坪村的崎嶇道路旁,“脫貧致富,全靠產業”的標語格外顯眼。油橄欖產業爲隴南脫貧攻堅注入活力,目前40多萬農民參與種植,全市油橄欖適生區戶均年增收3920元,4萬多貧困人口因此穩定脫貧。

幾代人打造的“金招牌”

窗外羣山環抱,窗裡的祥宇公司技術人員趙良玫,將酒精溶劑緩緩倒入裝着橄欖油的試劑瓶,開始檢測特級初榨橄欖油理化指標酸度。“理化指標和感官指標對於品質保障格外重要。”

科技是產業發展的基石。祥宇公司專注科研,尤其加大良種引進、繁育、馴化研究,才使得小小的油橄欖,蛻變成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茶、橄欖保健品、橄欖系列護膚品等多種產品。

穩固產業發展基礎的同時,研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讓大山深處的祥宇公司走向世界。2017年紐約國際橄欖油大賽,甘肅祥宇特級初榨橄欖油榮獲金獎。之後,隴南越來越多橄欖油屢獲大獎,飄香國內外。

祥宇公司成立於1997年,創始人劉元勇李慧夫婦1984年放棄公職創辦富民農場,隨後在武都區漢王佛堂溝荒山荒坡上,種植幾千畝油橄欖。

然而2011年,油橄欖大豐收,劉元勇卻因病去世了。“農業發展涉及千家萬戶農民利益,品牌化、做大做強,才能更好惠及農戶,不能半途而廢。”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兒劉玉紅,毅然接手。

從推行“訂單農業”、建設生態產業園、油橄欖試驗示範基地,到加大產品研發、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着手引領制定相關行業標準,祥宇公司的路走得清晰而堅定。

“十顆果子一勺油,真材實料在裡頭”。隴南市油橄欖產業也在祥宇等企業努力下,發展起來。

民族品牌仍在路上

目前,隴南已有21家油橄欖加工企業,研發出80多種油橄欖系列產品,基地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一,“祥宇”“田園”等品牌享譽國內外。

國產高品質橄欖油得到國際認可,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副院長鄧煜既欣喜也存擔憂:當前國內油橄欖企業仍存在規模小、運輸等生產成本高、加工能力低等問題。“民族品牌發展仍在路上。”

甘肅省林科院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說,部分農戶技術知識落後,很多不掛果或掛果率低品種影響增收。但對橄欖油市場發展而言更大的一個問題是,國內市場在區分橄欖油等級上沒有技術標準,使得“劣幣驅逐良幣”。

“仍需專業化分工來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前端產品開發及銷售渠道建設來轉化效益、樹立品牌。”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柯說,油橄欖產業爲隴南羣衆提供了穩定增收來源,已成爲當地脫貧攻堅的“壓艙石”。只有打造成有競爭力的民族品牌,才能更好強產業、興鄉村,帶動更多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