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長臂猿有時會因爲嬉戲太開心,在樹枝上擺盪時盪出牆外。  (臺北市立動物供圖

臺北市立動物園近來連續發生食蟻獸石虎逃跑事件,讓動物園管理人員很是煩惱。那要如何防止動物脫逃?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每種動物逃脫的狀況不同,要依照其習性設計不同環境來防止。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清點園區動物要依動物習性和照養方式,並不會一次性在早上或晚上清點。很多動物逃脫的狀況都令人意想不到,包括這次石虎逃脫,也是後來通過監視器影像才得知,它會去挖掘人工仿巖小洞,讓洞變得越來越大,從而逃離場地。曹先紹說,人工仿巖在10年前可能沒有問題,但如今可能會有些小洞,這些小洞被動物看見後,伸爪挖一挖就變成大洞,再挖大一點,動物就可能從洞穴逃脫。“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過這次才知道仿巖可能會讓動物逃脫,後續也會檢查各區的仿巖是否有同樣的狀況。”

園內食蟻獸母女則翻越設有電牧線柵欄逃脫,當時僅尋回小食蟻獸,食蟻獸媽媽卻下落不明。所幸動物園員工後來在距離園區三四公里遠的深坑林家草厝山頭附近,發現食蟻獸媽媽並送回動物園中,目前它健康狀況穩定。

據園區介紹,其實許多動物都有脫逃的習慣。即便園區工作人員自認場地設計完善,但動物也很聰明,園內的逃跑常客長鬃山羊,因棲息地斜坡,常利用環境跨越電牧線逃跑。紅毛猩猩黑金剛或長臂猿也因爲周遭植物茂盛,在嬉戲遊玩的過程中攀爬植物離開,但因爲長期照養依靠人類,只要保育員一出現,就會自己回家

據臺媒報道,早年臺北市立動物園還在圓山時,就曾有鱷魚颱風溪水暴漲之際亂跑,在動物園周圍被找到,3年後再次逃跑,最後在社子島發現,被五花大綁抓回園區。還有大蟒蛇老虎澳洲白鶴都曾逃脫,嚇壞遊客。後來動物園遷到如今的木柵,因設備完善,脫逃事件大幅減少。

至於要如何清點動物並防其逃跑?曹先紹說,要依照動物習性規劃不同清點方式和防逃機制,例如夜行性與日行性、網籠與放養就完全不同,得針對各種可能來設計防逃機制,每次餵食也都會點名。

新竹市立動物園長楊礎遠說,新竹動物園從2017年休園重新規劃後,針對不同動物習性進行設施環境設計,防止脫逃。像馬來猴、長臂猿善於攀爬,因此圈養靈長類動物的區域,主要以“猴島”方式設計,將動物的活動範圍限縮在水池中央的島上峭壁上也設有通電圍籬新竹縣福村野生動物園表示,爲了防止獅子、老虎等猛獸逃出傷人,園區用數米的雙層鐵柵欄圍住,同時也有通電設施。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曾發生“河馬逃脫記”,當時發情的河馬不僅傷及管理人員,一度還驚動霹靂小組打算實彈射殺,最後出動麻醉槍射擊河馬小腿,才結束一場6小時的“河馬驚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