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非遺講故事丨易硯:一方在手轉乾坤
新華社石家莊1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 白明山) 工作臺前,幾位藝人一字排開,雙手緊握刻刀,神情專注,刀刃劃過石材,岩屑泛起,石材逐漸露出精美的圖案。
一個冬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的易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正在上演一場“力”與“美”的轉化。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硯產於河北易縣的易水河畔。相傳其始於戰國,盛於唐宋,歷代爲宮廷貢品,又名奚硯、燕畿烏金硯,與端硯齊名,有“南端北易”之說。
“易硯之所以爲易硯,不僅僅因爲硯石產自易縣,更重要的是,它是這裡的制硯人一刀刀刻出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鄒洪利正在現場指導,“一方硯臺,不僅凝結着大地變遷的天然饋贈,更凝結着一代又一代制硯工匠們傳承下來的工藝和智慧。”
在雕刻過程中,匠人們眼的觀察、尺的丈量、手上刻刀力度都必須精細、精準。如雕刻龍硯的鱗片,大小演變必須自然流暢,又如雕刻動物毛髮,線條要力求精細、均勻、圓滑等。
鄒洪利說,在制硯過程中,匠人們以料構思,因石施技,巧妙利用硯石上的天然石眼和俏色,採用平雕、立雕、陽雕、陰雕、透雕、鏤雕等多種工藝,融天然與人工於一體,形成了融纖秀細膩、剛勁渾樸爲一體的獨特風格。
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詩中這樣寫道:一方在手轉乾坤,清風紫毫酒千樽。醉臥黃龍不知返,舉杯當謝易水人。
2008年6月,易水硯製作技藝被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洪利先後被評爲“中國首屆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要守護優秀的傳統,就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鄒洪利說,硯臺的發展一定要與時代接軌,不然就會沒有生命力。
易水河畔的制硯人一邊執着堅守,一邊又不斷突破。從盈掌之物到百噸巨硯,他們又開巨硯製作之先河。他們所開發研製的茶海、魚缸、加溼器、石版畫等硯雕新品開始走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