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以帳聯網創造金融臺積電

臺灣銀行家2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撰文/劉世偉、胡一天、管中閔廖世偉

當人們談論金融科技的大趨勢時,往往偏重在金融面或科技面的技術性議題,鮮少從新科技與新商業模式促進產業結構範式移轉的角度來理解這個趨勢的意義。本文參考全球半導體產業在過去30年的變化,對臺灣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出新的戰略思考。

半導體業興衰看金融業

不到30年前,日本企業在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商總營收規模的佔比超過55%,研究《菊花與劍》是美國商學院的顯學,好萊塢電影中的日本形象是具未來感的高科技烏托邦,日資企業在全球大舉擴張,多角經營,彷彿要買下全世界。當時全球半導體產業幾乎由日本企業稱霸。

那是一個沒有多少人懂得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的時代,而一羣有遠見的投資人在1987年成立了臺積電。來到201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2015年上半年統計,日資企業在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商中僅佔有4個名額,在前10大中僅有1個名額,且在前20大總營收規模佔比僅約10%,與1987年的榮景相去甚遠。在此同時,臺積電已崛起爲排名第三、營收佔比近10%的領導廠商。

日本在全球半導體業與消費性電子產業中大幅敗退的原因,有人歸咎於擁抱封閉標準的島國心態,即所謂「加拉巴哥症候羣」,意指在孤立的環境下獨自進行優化,而喪失面對來自外部適應性和生存能力高的品種競爭的能力,最終陷入被淘汰的危險;有人認爲是日資企業文化不利創新,有人說是泡沫經濟破滅後整體經營策略大退卻。但是一個非常重要卻不常被討論的原因,就是臺積電。

在1990年代以前,半導體業流行垂直整合。從設計、生產到行銷,統統自己來。即使到了21世紀,一些最成功的半導體企業,如英特爾或三星,仍然堅持這個模式。但在只有垂直整合的世界中,沒有自建晶圓廠的晶片設計公司不可能在高達2,500億美元產值的半導體業中佔有超過15%的份額。從這個角度看,無廠半導體產業的「得」,是日資半導體業的「失」,這是臺積電以及晶圓代工業的巨大成就。透過臺積電晶圓設計的開放標準(Process Design Kit),沒有資力自建晶圓的新創公司,例如當年的高通、博通與聯發科,纔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上與其他大企業一較短長,發揮創意,執行策略,賺取鉅額利潤。

聯網具開放標準的精神

當前全球銀行業的競爭格局,與1980年代後期的半導體產業有許多相似之處。一些巨大的金融機構不力求扮演好監護客戶資產與審慎承作貸款的角色,反而捨本逐末,想要「垂直整合」金融服務用戶體驗。從分行裝潢到移動支付App的設計,乃至開發銷售各式各樣叫人眼花撩亂的理財產品。殊不知以如此資本密集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來彌補金融業現行架構的缺憾。就如同不久之前「輸人不輸陣」的電信業者,從埋光纖到賣手機到預裝移動應用程式,「彼一能之,己十之;彼十能之,己百之。」直到iOS與Android橫空出世,電信業者才認知到,自以爲是的垂直整合只會增加成本,又競爭不過快速迭代的新創公司,消費者還不一定領情,但要自己開發AppStore,已經太遲了。以移動支付產業爲例,無論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乃至蘋果與谷歌的支付平臺,目前都看起來巨大無比。

1987年的日本半導體產業,亦復如是。銳意進取的臺灣金融業者無需遵循資本密集的競爭邏輯,也不應埋首臺灣爭食市佔率,而應學習當年臺積電創造晶圓代工業的戰略思維,積極開創新市場,重新制定遊戲規則。

在2015年11月號的《臺灣銀行家》雜誌專文中,我們提出了帳聯網這個新範式。在互聯互通、可管可控的帳聯網上,共享帳簿資訊安全是透過自願聯網的同儕節點維護。此一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多中心化架構,將用戶對「帳戶」的產權概念轉化成一組公開╱私密金鑰:所有帳戶的加密內容是由所有帳聯網同儕節點共享,但要存取修改帳戶內容,需要用戶相配對的私密金鑰。

透過由公權力認許的帳聯網,連結數個有足夠信用的同儕節點,以多中心化的網絡架構維護聯網用戶的手機錢包。利用基於自然人憑證或用戶手機號碼所生成的金鑰,用戶實名身分認證就與手機錢包自然發生一對一的綁定。用戶入網可以在銀行端完成,也可以在其他或認許的節點入口端實現。在此架構中,銀行不再獨佔金融服務的用戶體驗,但在維持交易秩序與監護客戶資產等關鍵功能上更加舉足輕重。

由於帳聯網上交易的清算直接在共享帳簿上達成,不同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interoperability)無須清算行與代理行的介入即可實現。用戶手機錢包中所儲存的是數位化的新臺幣,與實體新臺幣之間存在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但卻不具有無限法償的法律地位,僅僅是在帳聯網內作爲交易媒介儲值單位流通。帳聯網因此將「記帳」與「轉帳」在本質上屬於資訊服務的職能,以互聯網思維與技術落實到金融基礎建設之中。

可以想像,受認許的A銀行與B銀行在帳聯網上發行「A數位新臺幣」與「B數位新臺幣」,如同匯豐發行的港幣與渣打發行的港幣同樣能在香港使用一般,A銀行與B銀行的數位新臺幣在帳聯網上是可以互換,且具有同等地位的儲值單位與交易媒介;亦即,帳聯網實質上類似於一個數位化的貨幣局(currency board)制度。用戶想要在帳聯網中爲手機錢包充值,必須在聯網銀行帳戶中存入新臺幣,手機錢包中數位新臺幣的餘額將增加。用戶若想提取現金,必須要從聯網銀行的實體帳戶中提現,手機錢包中的數位新臺幣餘額將減少。由於帳聯網僅僅降低聯網實體之間交易的摩擦力,貨幣政策並未受到干擾,交易安全還有可能因數位新臺幣較現金更容易監控而更形穩健。

帳聯網在非金融領域應用

雖然,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的特性,往往被負面解讀爲是在顛覆秩序、規避監管,引發金融機構與監管單位的重重疑慮。但若正面解讀,區塊鏈技術讓彼此具有交易需求卻又缺乏互信的節點,無需依賴具公信力的中心節點、亦能透過加密的網絡通訊協定安全迅速的實現價值傳遞。

單一中心架構雖然比多中心化架構更有效率,但高昂的網絡建構與維繫費用讓全球仍有25億人無法享受完整的金融服務。一旦進入到萬物聯網的時代,因爲長尾效應而衍生的點對點小額移動支付交易成本可能只有幾分錢,但交易次數可能是目前總量的數萬倍,甚至數百萬倍;屆時,單一中心架構的金融平臺將難以負荷。多中心化的帳聯網架構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延伸到物聯網、供應鏈金融、大數據保險、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領域,商機巨大。

在金融服務以外的領域,帳聯網也可以創造巨大價值。專業新聞報導就是一個顯例。臉書、微信等巨型社羣互聯網絡平臺,因爲流量巨大與用戶習慣轉變,在賺取廣告收益上贏過傳統媒體平臺,但在提供高品質內容上就不見得有競爭優勢。在互聯網與區塊鏈的時代,認真調研、獨立報導的記者,因此有機會透過社羣網絡更精準的接觸用戶。

加入帳聯網的媒體平臺既可成爲概念與情報的市集,也是優秀記者的另類經紀公司。這將是傳統媒體轉型的新契機。如果每一位優秀記者能加入帳聯網成爲個體戶,當接受用戶小額支付到一定量時纔會生產下一篇。假設能找到10萬名用戶每天按贊並付1毛錢支持記者的專欄,1年就能創造365萬元的收入,就算與平臺七三拆帳,記者絕對有機會堅持專業又生活得有尊嚴。由於帳聯網上數位化新臺幣可以幾乎無限細分的特性,在手機上即時支付1毛錢的交易費用非常低,這個商業模式完全有機會成功運作。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6年2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