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打造臺灣爲區域金融中心

目前兩岸經濟開放、政治和諧,藉由兩岸金融仍有互利共贏契機,宜加速睿智前瞻宏觀佈局,掌握臺灣仍有成爲區域金融中心的最後一個機會。

【文/陳樹

對一國經濟發展而言,金融與產業形同一體、缺一不可,且不可偏廢。金融中心的思維與建構,只是讓我們認真思考整個臺灣金融產業更光明的未來,並全方位思考在當前經貿、金融、資訊自由化國際化下,金融與產業如何互補互利、共存共榮,並創造綜效

1995年擔任財政部證管會主委時,行政院長連戰致力於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證管會負責推動亞太金融中心7個市場中的3個市場,包括:證券期貨及債券。在短短1年多內完成133項重大制度法規修正與增訂,使臺灣資本市場更加紀律化、效率化、自由化與國際化

2008年7月接任行政院金管會主委後,總統馬英九、副總統蕭萬長將建構臺灣成爲亞太籌資中心與資產管理中心列爲重要競選政見。爲落實馬、蕭政見,依行政院指示,金管會做了全方位及完善規畫,除了建構以整合、創新及誠信主軸的亞太籌資中心、亞太資產管理中心外,並同步考量建構以人才法制爲主軸的亞太金融服務中心等3個子中心,整體規畫並定位爲建構具有國際競爭力及國際吸引力的亞太金融中心。全部約有50餘項重大計劃及217項子計劃,所有願景策略、重大計劃、執行方案、組織運作、分工與時程,也都做了全盤規畫,應是一套相當完整、有願景、可實現的完善架構。

同年9月15日因美國雷曼事件而引爆國際金融大海嘯,金管會傾全力處理銀行、保險、證券可能造成的大風暴及系統性危機,經過近2個月的努力,金融市場恢復穩定。不過,後來因人事更迭及大海嘯引發對建構金融中心有疑慮,所規畫的亞太金融中心全案暫告擱置。

亞太金融中心 從5I出發

若要比較兩次的亞太金融中心規畫案,1996年規畫案涵蓋層面較窄,僅限於資本市場;2008年的規畫案涵蓋面較廣,包含3個子中心,以兩岸、賦稅與外匯爲3大主軸,擴及5大策略層面,範圍也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考量更宏觀前瞻,時程4到8年。除了金管會外,需要中央銀行、經濟部、財政部、經建會法務部陸委會、內政部等部會共同完成;在層級運作上,較多整合機制,分爲行政院層級、跨部會層級及金管會內部層級,期望能讓整個金融產業完全轉型,使整個金融市場脫胎換骨。

2008年規畫的亞太金融中心,涵蓋5大策略層面。依臺灣成爲亞太金融中心的優勢、劣勢、機會及威脅(SWOT)來評估分析,然後規畫出50餘項大計劃及217項子計劃。

所謂5大策略層面,即「5I(真愛臺灣金融5大項)」;其中,前「2I」用來創造國際競爭力,後「3I」用以形塑國際吸引力。所謂「5I」,首先是Integration(整合),全盤規畫及調整法規、制度,與國際先進制度接軌,有效整合國內外相關產品、資訊、機制、機構、市場,展現臺灣優勢、發揮綜效。

其次是Innovation(創新):在確保資訊透明、有效保護投資人及金融消費者,以及不損及金融產業健全經營的原則下,明定負面表列,充分釋放給業者自由創新空間,併合理引進海外金融商品與機制。

再者是Integrity(誠信):形塑良善企業倫理、組織運作機制及金融市場文化,由內而外涵蓋企業倫理與誠信經營、強化內部控制與內部稽覈、落實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建置全方位資訊完善系統、強化法規明確度及執法嚴謹度,以建立誠信、優質、守紀律高效能的金融中心文化。

接着是Intellectual capital(人才):全方位評估市場供需、規畫、協調及引進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化人才、卓越領導人才、管理人才、專業人才;不只着重學校培訓,其他如整合企業、相關公會、研訓單位及政府部門等培訓機制,並強化分工合作,將海內外資源整合起來,一起培育及引進合適、優秀、卓越的金融中心人才。

最後是Infrastructure(法制):所有配合金融中心之建構所需制定及修正的重要法規,以及基礎建設均做全盤規畫、建置及調整。例如,制定資產管理中心條例、證券周邊單位整合的相關配套法規,比照韓、澳模式研訂資本市場整合法,依行政院覈定建設華光金融特區等。

金融不壯大 實在太可惜

1991年~2008年間,有7、8次由行政院指示或協調成立亞太金融中心,但可能考慮兩岸軍事政治情勢,或對建構金融中心有所疑慮、誤解或缺乏全盤規畫,以致於功敗垂成。

如今各地金融中心林立,最近馬來西亞及泰國也有後來居上的趨勢;中國更是傾全力打造第一、二、三線金融中心,合計達24個城市。反觀臺灣,至今仍有人認爲金融中心只是「口號」,或認爲很多地區成立金融中心也出了大問題。如果繼續堅持此一看法,臺灣金融產值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不斷降低,臺灣金融市場在亞太地區將喪失其應有的樞紐地位

事實上,金融中心是個概念,也是個實體,可供大家更全方位共同打造美好願景,全面評估本身條件是否具備?與其他金融中心相較,處於何種地位?臺灣金融市場應補強的配套機制有哪些?目前,金融中心已有全方位的評估或衡量指標,只要選擇符合本身特色加以調整及執行,即可促進金融與產業健全發展。

英國國際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GFCI)對全球各大城市發展金融中心程度做全面性評估,臺北在2010年~2013年分別被評爲第19、27、36名,已遠落後於香港、新加坡、首爾、上海、深圳及北京。

【陳樹】現職中原大學財務金融系專任榮譽講座教授學歷:文化大學經濟系學士、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經歷:行政院金管會主委、財政部常務次長、證管會主委、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臺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兼院長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7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