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小劇場戲曲” | 先鋒探索,也是迴歸傳統的一種方式

小劇場”+“傳統戲曲”的組合,讓“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即便在戲曲行家眼中,也顯得先鋒另類。採訪中,晨報記者發現,這種“後浪氣息撲面的先鋒味道,恰恰是“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的追求和個性所在。

小劇場不只是空間概念,更要激發年輕人創造力

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表示,戲曲需要呼吸,特別欣慰每年的展演能在年輕的從業者身上看到戲曲的延續。傳統戲曲就是需要青年人、有才華的人,需要這些能在推動中國戲曲發展中產生大力量的人。對於“小劇場戲曲”這個概念,他特別強調,“小劇場的形式不只是空間的概念,而是要激發年輕人的創造力,因此,小劇場戲曲必須要有實驗性、創新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由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發展而來的“中國(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正式更名爲“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的第一年。這意味着主辦方着意打造一個小劇場戲曲的“國家隊品牌”,通過每年的選拔和展演,蒐羅最優秀的年輕戲曲力量,不僅讓傳統藝術不斷創新和發展,也在全球化的當下,爲中國戲曲儲備更強大的走向國際文化交流平臺能量

同時,他表示,展演在上海舉辦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5年下來,全國所有劇種甚至很多上海觀衆沒有看過的劇種,激發了戲曲藝術的活力。中國劇協非常支持上海的這個活動。戲曲的發展,只有年輕人起來了,纔有更好的未來。”崔偉稱,戲曲的金字招牌在中國並不多,希望“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 能做成十年老店、百年老店。

傳統並不是過去式,而是非常生動和具備當代性的

發佈會上,“後浪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戲曲編、導、演代表屈曌潔、李卓羣黎安,各自談了自己對於“小劇場戲曲”的理解。

優秀青年編劇屈曌潔談到:“小劇場戲曲一定要拉近觀演關係,讓觀衆身臨其境,加強觀衆的代入感是比較重要的。一些實驗性質作品,就會特別受年輕觀衆喜愛,也會打破那些認爲戲曲就是古老陳舊的偏見。比如我的作品裡用了rap,還把《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蹈也搬到了戲曲的舞臺上,這些嘗試,年輕觀衆都很喜歡,而這種表達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呼喚傳統迴歸的方式。”

執導過很多優秀小劇場作品的青年導演李卓羣則認爲,雖說“美人在骨不在皮”,但如果能把一出小劇場戲曲做得“骨肉皮毛皆美”,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我希望把一出小劇場戲曲打造得‘小、精、深、廣’,小在規制視角,精在製作理念,深在內涵,廣在宣發。”今年的展演中,她導演的《鑑證》會和觀衆見面,這部作品從籌備到搬上舞臺經歷了兩年的時間,作品的切入點小,從光緒皇帝的一根頭髮開始,到他的屍檢報告,到死前的十天,從一個小的切入點,到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生旦淨醜,純正京白,這部北京和南京聯合制作的小劇場作品,屆時會碰撞出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作爲上海崑劇團當家小生,黎安從2002年的《傷逝》就開始嘗試小劇場戲曲,他認爲傳統並不是過去式,而是非常生動和具備當代性的,“到現在已經十八年了,小劇場對我來說是驗證自己對崑曲的理解。今年也一樣,不僅僅是我要去演一個《草橋驚夢》,而是我想探索一下大家所不熟悉的‘北西廂’的張生,那是一個很有行動性的人物。以往觀衆更熟悉‘南西廂’的版本,對紅娘更有印象,那我來做這樣一個不同的探索,其實也是在迴歸傳統,挖掘傳統不爲觀衆熟悉卻依舊閃亮的一面。”(記者 邱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