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浪奇突獲22億稅前收益 會計處理前後“打臉”

(原標題廣州浪奇突獲22億稅前收益,會計處理前後“打臉”)

11月16日,廣州浪奇(000523.SZ)股價在早盤交易12分鐘內封死漲停板,全天未再打開漲停板,股價收於4.03元/股。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廣州浪奇宣佈公司土地補償款變更會計處理,一下子多出稅前收益22.47億元,該等收益全部計入2020年,即本期的經營業績財務報表消息一出,股價迅即漲停。

1個多月前,廣州浪奇公告,存放在兩家公司的5.72億存貨突然“消失不見”。9月28日、29日兩日,公司股價一字跌停。而陰跌1個半月後,廣州浪奇又出奇事,賬面突然多出22億稅前利潤,股價罕見漲停。廣州浪奇的財務數據,爲何如此這般“過山車”呢?

會計處理前後“打臉”

廣州浪奇此次公告稱,將對2020年收到的土地收儲補償款21.56億元,以及土地收儲獎勵款4.31億元,合計25.88億元,計入資產處置收入,扣除搬遷相關費用3.4億元后,22.47億元的土地收儲淨收益,計入資產處置收益,從而增加公司稅收利潤22.47億元,影響2020年當期利潤。

但2020年5月13日,廣州浪奇在回覆交易所問詢函時說明,公司收到土地收儲款項,不會影響利潤表

5月13日的回覆函,廣州浪奇對這筆鉅額土地收儲款的會計處理,作出這樣的回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規定,公司因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作爲專項應付款進行處理。其中,屬於對公司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公司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餘的,作爲資本公積進行處理。公司前期將收到的搬遷補償款計入專項應付款科目覈算

財務會計專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段話表明,“廣州浪奇收到的土地收儲補償,將確認爲一項負債,發生搬遷、職工安置、以及資本性支出時,會將部分的負債抵銷,從而無論是搬遷還是安置,還是收到補償款,都不會影響當期的利潤,也不會影響經營現金流。也即,土地收儲收益,不會通過利潤表影響淨資產,而是通過資本公積,直接變成淨資產的一部分”。

但最新的會計處理表明,廣州浪奇自己“打臉”了。

22億利潤彌補11億資產減值虧空

廣州浪奇解釋稱,上述收儲補償款及獎勵款,實質是政府按照相應資產的市場價格向公司購買資產,公司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是公司讓渡其資產的對價雙方的交易是互惠性交易,不符合政府補助無償性特點,需作爲處置該項土地及相關資產的處置收入。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級會計師告訴記者,雖然前後兩種會計處理,都會增加公司的淨資產,但兩者區別是,一個是通過進利潤表增加淨資產,一個是不進利潤表,直接通過資本公積進淨資產。兩種會計處理的依據,前者是主動搬遷,是市場化的交易行爲;後是被動搬遷,屬於爲了公益性質搬遷。

“但實際操作中,兩種做法如何選擇,可能打擦邊球,企業存在自由裁量和利潤操縱的空間。”該人士稱。

9月中旬廣州浪奇發生5.7億存貨“不翼而飛“事件後,廣州浪奇對公司的存貨計提了8.67億資產減值,又對信用資產——應收賬款,計提了3.42億元的壞賬準備,導致公司合併報表口徑淨利潤爲-12億元。

前述財務專業人士認爲,廣州浪奇更改原定的土地收儲會計處理方法,很可能是爲了彌補2020年的存貨和應收賬款鉅額虧空,結果可能是,2020年本應“鉅虧“的財務報表,將變成”巨盈“。

但上述專業人士同時提醒,雖然更改會計處理方法,讓廣州浪奇可以獲得22億稅前利潤,但因爲鉅額計提資產減值,導致2020年三季報公司歸母淨資產從中報的19億元,下降爲7.2億元。而且,雖加上22億稅前利潤,有可能使公司每股淨資產超過每股股價(目前廣州浪奇總市值25億元),但考慮到公司內控的巨大漏洞,公司目前賬面的主要資產35億應收賬款、18億預付款項,以及9億存貨資產的真實性,仍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