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戲曲走進小劇場: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

長鏡頭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沒有水袖髯口,沒有彩扮妝容黑衣黑褲、素顏上陣的四位演員和只有黑紅白三色舞臺交相呼應。前不久,實驗崑劇《319·回首紫禁城》在位於上海人民廣場演藝區的長江劇場上演。

一劇終了,原本對“實驗崑劇”抱着懷疑態度的記者立時“路轉粉”——褪去戲曲服飾和妝容,打破固有的舞臺範式,這一出化繁爲簡的崑劇,卻讓人感覺“昆味兒”更足了。演員在不同角色中切換,卻爲每一位人物和不同性格找到了妥帖的舞臺感覺。當舞臺的邊界消失,演員、燈光和影子,唱腔身段樂隊,共同完成了這場迴歸崑劇本來、迴歸人物內心的演出。

記者注意到,這天晚上,不大的劇場裡,有不少是結伴觀戲的大學生。演出結束後,主創人員邀請觀衆一起交流,年輕的觀衆們一口氣談了很多感想,提出了很多問題:舞臺上幾把椅子的擺放有什麼考究?如何避免實驗戲曲的話劇化?演員如何跨行當完成對複雜人物的表現?這麼“素”的演出,爲什麼感覺戲曲的程式韻味一點也沒少?……冬日的小劇場,沉浸在古老戲曲和青春探索帶來的純粹感動中。

《319·回首紫禁城》是由江蘇省劇院年輕的第四代演員創排的小劇場實驗崑劇。據該劇主演楊陽介紹,這齣戲從2011年首演至今已走過近十個年頭,不斷演出,也在不斷修改打磨。“很忐忑,老祖宗創造了這麼好的戲曲藝術,我們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楊陽說,“但我們還是要去探索邊界,爲的是尋找崑曲源頭,尋找崑曲的未來。看似先鋒,其實是追尋中國傳統戲曲基因裡的DNA。”

而爲《319·回首紫禁城》這樣的實驗戲曲創作提供展示平臺的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到2020年也已走到了第六個年頭。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告訴記者:“六年來,我們秉持‘吸’收傳統精華養料的基礎上,‘呼’出一些新想法、新形式、新理念。”從2015年創辦這一展演以來,收到總申報劇目231部,涉及劇種近40種,一共上演了19個劇種55臺劇目。梨園戲滇劇評劇婺劇等數個地方劇種,通過小劇場戲曲展演的平臺,與滬上觀衆結緣;從2015年起,已有10部原創新編的小劇場戲曲作品在這個平臺上首演,獲得觀衆和專家的肯定和關注。同時,小劇場戲曲展演也成爲青年戲曲創作表演人才的孵化基地之一,成爲名家名角突破自我、走進年輕觀衆的有效途徑,2020年參加展演的中國梅花獎得主就有8位,創歷史新高。

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見證了小劇場戲曲的一路成長,感受到上海文化平臺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在他看來,舉辦小劇場戲曲展演最根本的意義在於,通過充滿思想性藝術性的探索激活中國戲曲,反映出當代戲曲人的創作力責任感,展現他們的智慧與心靈的溫度,真正讓青年戲曲人和青年觀衆成爲受益者

同時擔任上海崑劇團團長的谷好好,珍視這一面向青年的戲曲實踐和傳播平臺。她告訴記者:“‘戲曲是中華文化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任重道遠,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文化底蘊,用戲曲講好中國故事,以優秀作品回答時代課題,立足上海、聯動長三角面向全國乃至國際舞臺,展示青年戲曲人的新風采律動出中國戲曲的新活力,真正讓青年戲曲人和青年觀衆成爲戲曲發展的主要實踐者推動者。”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