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辣椒大王與農林22條

中國大陸推出對臺「農林22條措施」吸引人才、技術前往。圖爲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的臺品櫻花茶園。(新華社資料照)

大陸國臺辦、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經過一番研討後,在2021年3月17日公佈一項新政策——《關於支持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也就是所謂的惠臺農業22條措施。

#落實臺人福利

惠臺政策的實施已經行之有年,比如國臺辦的惠臺31條政策、北京和上海的惠臺55條政策、廣西的惠臺80條政策和河北的惠臺53條政策等,各個省分爲了響應大陸中央政府臺灣人的關切和照顧,各自都公告了自己的惠臺措施,所以這次公佈的惠臺農業22條措施,給我個人的感覺而言,更偏向是落實臺人福利的細節上,尤其針對從事一級產業臺籍工作者來說,這是個更加貼近自己生活,且更加實惠的一個舉措。

我也爲此細讀全部22條相關條文,羅列幾則對於臺農赴陸深耕與投資較有關係的措施,並分享目前在陸臺農的相關生活,希望可以讓更多臺農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農林22條措施的第1條是爲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而進行的修訂,爲了讓臺農和臺企得到較好的租賃環境,保障臺人的永續經營和深耕發展,提供臺人擁有優先續租之權利。

#避免看天吃飯

第4和7條是用來加大對臺農的補助資金支持力道,農林業是看天吃飯的產業,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爲避免臺農因各類災害,而導致投資付諸東流,這條措施要旨在政策的加大補貼低息貸款上,凡符合政府條列的農業形態如:是農業生產發展與流通者、是農業綠色生產與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者、是農田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和鄉村建設這等,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補助與農業社會化服務。

第8條措施在於幫助農民工具機升級,是故前後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等政策措施,讓農民在農具機的開銷上更沒有負擔。

第13條在鼓勵臺資企業申請植物新品種權,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依法投資畜牧水產養殖業、苗種場等,同等享受農業支持政策和優惠措施。

第18條是用以提供臺灣鑽研城市規劃、都市建設、交通設計等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赴陸工作的保障,不另設任何資質要求,凡符合條件者,皆可申請。

第21和22條則是讓臺灣一級產業從業者一同參與農林漁牧產品的標準定義工作,並擁有參與農會標會等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的機會。

#在陸深耕7年

陣子,我看到大陸一個專門播報兩岸境況的節目,內容描述一位臺農在廣西創業的過程。原本他一直在越南從事寶島美人椒產銷一體化的工作,產品還打通歐美日韓的市場,是臺灣人稱的辣椒大王,後因身體因素回臺療養,決定退出越南市場,另尋其他生產基地。由於大陸離臺灣近,且語言相通,加上看準大陸的市場與惠臺政策,於是他決定把事業重心移向大陸,至今已經在陸深耕7年有餘。

據他所述,原本到這裡是什麼都沒有,如今卻擁有3000畝地的辣椒園,透過與政府合作,幫助當地2800餘農家的生活改善,政府也爲他建立完善的農業設施,如棚架燈座、灌溉設備與各種農具等,很榮幸成爲兩岸農業合作的典範,也在大陸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他得意地說:「原本這裡的農民都是照着農民曆在耕作,我一看就說這樣不行,大家如果都照着農民曆栽植作物,那麼同樣的農產品就會在市場上大量出現,這樣根本賣不出好價錢,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利用現代的農業科技,讓我的寶島美人椒一年四季都能採收,而且不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

#兩岸農業合作典範

現在他的田地一年可以生產2000餘噸的辣椒,年營收可達3000餘萬人民幣,現在也力邀幾名臺商,計劃在五年內將投入三億元,覆蓋各級產業,並引進亞熱帶水果種植,招聘臺灣研發團隊,設置臺灣元素鄉村旅遊,呈現寶島墾荒文化,並與臺灣青年合作創新的直播購物銷售模式,設立辣椒文化展示館,積極成爲兩岸文化交流的合作基地。

臺灣的農業技術世界聞名,臺灣的農業技術團隊還到過像南美、非洲等地,利用技術移植的方式,幫助該地的農業發展,而且臺灣的特色蔬果也是五花八門,蘋果香蕉、屏東釋迦、多肉玉荷包、牛奶蜜棗黑香芒果玉女番茄、方形西瓜小玉西瓜和巨峰葡萄等,都是臺灣熱銷各地的水果,也是臺灣農業的一大名片。

#彼此互利互惠

臺灣在一級產業鏈上的硬實力,絕對能夠幫助大陸的農業發展多元化,而大陸的市場和福利政策,也能夠提供臺農們更大的平臺、更多的發展空間,若兩岸能夠有更深的合作和交流,相信彼此肯定可以互利互惠、共創雙贏。(小王子奧特曼/大陸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