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時省力 臺南農改場推廣大豆生產機械化

植保無人機噴藥作業效率高。(臺南農改場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灣地區大豆生產成本經農糧署調查統計,其中工資佔最多爲55.9%,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盤點大豆生產過程之農業機械,日前於善化區雜糧生產合作社辦理「大豆機械化示範場觀摩會」,無論是噴藥、除草、選別,都可以幫農民大量節省人力,觀摩農友對各式機械都非常感興趣

大豆生產成本中,工資中最多的是包工費用,佔總成本之33.9%,而近年來勞力缺乏僱工不易,如能整合機具將生產過程全面機械化,導入農企業經營模式降低生產成本,亦是提高國產大豆競爭力方法

大豆從整地、播種、雜草防除、肥料施用、中耕培土、病蟲害防治至採收乾燥等工作之機械化程度高。農改場日前於善化進行大豆機械化場域示範,說明大豆栽培過程至採收調製之各項機械化設備,讓契作者、產銷班、農會豆農瞭解目前大豆機械化可以配合的程度,以及不同產業規模與機械作業日數,以選擇適合田區大小之機具,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大豆病蟲害防治之機械大致可分爲定置動力噴霧機、揹負式動力噴藥機、高腳杆式噴霧車、植保無人機,其中作業效能以高腳杆式噴霧車及植保無人機每日約7.5~8公頃爲最高。

除草機具有中耕管理機及附掛旱田除草機,其中附掛旱田除草機作業效能每日約2公頃是中耕管理機之5倍。

大豆採後調製選別常見有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之單層選別機、多層選別機以及日本山本選別機,單層選別機作業效能每日約0.3公頃、多層選別機0.8公頃、日本山本選別機約可處理3公頃。

觀摩會場進行植保無人機、高腳杆式噴霧車及旱田除草機之田間實際操作示範,引導不同產業規模農民均能朝向機械化經營。

觀摩會進行旱田除草機田間實際操作示範。(臺南農改場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