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85後與大陸95後 生活觀趨近了
兩岸徵文
近日去了一趟廈門參加兩岸交流活動。
很不好意思地跟各位說,距離第一本書出版已經過了五年多,距離我第一次上豆瓣更是過了十一年左右。
然而今時今日去一些場合,自我介紹、或是別人問起「爲什麼進這一行」的時候,也都是從進入豆瓣論壇開始說。
「那個時候我什麼都不懂,問了很多傻問題。你知道我以前請過一個到臺灣旅遊的大陸朋友吃什麼嗎?薩莉亞。因爲那時作爲窮學生的我非常喜歡去吃薩莉亞的義大利麪,我以爲大陸沒有這家連鎖店!那位善良的朋友吃完飯才忍笑着跟我說,大陸有非常多間薩莉亞……」
「放在現在,我絕對也會被說是無知的井蛙吧。但那時是真不知道啊!」
「那時候我們一些臺灣網友,放到現在百分之百被舉報了,一天都活不了。但那時人們真的在交心,用真心換真心。也是謝謝那個時代,我才能寫出第一本書,才能夠走上兩岸交流這條路。所以,我的職業生涯一要感謝大陸網友、二要感謝大陸同學、三要叩謝馬英九。」
在很多私下及公開場合都這樣反覆陳述過。
這一次到廈門,深切感受到兩岸確實從友好期來到了敵對期,氛圍確實不同了啊!在我印象中廈門是「鴿派」的大本營,這可是個隨時有人告訴你「我有一個金門的朋友」的地方!
幾年前來廈門,驚訝於廈門人的口音跟臺灣簡直太像了!那時雖已投身政治,但誰跟你講政治啊,這可不是北京。
那時,我說「我是臺灣的」,總換到廈門出租車大哥不可思議的眼神。「您這口音,我以爲你北方人!」
這回,2021年再訪廈門,對方訝異於「哎呀你是臺灣的?口音不像」之後,話匣子一開,或是感嘆、或是不滿:「哎你們臺灣政府搞得呀」、「以前還老去金門,以後可能去不了了」、「都是一家人搞成這樣何必呢」。
熱血一點的年輕司機,還會用毫無殺傷力的胡建腔(福建腔),信誓旦旦。「我有一個金門當過兵的朋友,跟我說不會打啦,打不起來啦,我們會投降啦。我跟你說,如果真打,吃個早餐就結束的事...」
聽一個臺灣腔小哥哥這樣說,格外有意趣。
下車微信給友人,「什麼時候廈門人開始跟我聊兩岸政治了?我以爲這是北京專利。」
廈門友人表示,會關心吧,畢竟我們是前線。話鋒一轉,「雖然感覺要打,我們也是前線,但很安心,感覺打不到,跟自己沒關。」
哎喲真有信心啊。我大笑以對。
回顧今年,其實除了老生常談的政治和輿論氛圍之外,我更有感觸的是大陸整個大環境的變化。
前幾天公司同事寫了一篇年終回顧《2021來不及焦慮,只顧着活命》,內文有這樣一段話。
「數年前,受公司委派赴香港交流,與香港青年做了一些交流。
彼時,香港經歷多年經濟增速低位徘徊,人們薪資水平也多年裹足不前,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未來普遍比較悲觀。
反倒是內地,儘管經濟轉型等壓力越來越大,但每年經濟增速還是相當可觀的,工資水平也基本上每年都在上漲,大家對未來的預期當時是非常樂觀的,認爲經濟形勢出現的困難都是暫時性的。
然而,僅僅數年,我們很多人都難以再抱持這樣的樂觀態度了。」
看到這段話,靈光一閃,翻開微信,總結今年新認識且常聊天的男性:啊,果然三位都是小朋友啊,年齡差距快十歲的那種!
或許看倌此刻已經挑眉,哎喲阿姨找小鮮肉,還啃仨!想到這類的同學您太齷齪了。回望今年,多數力氣都被阿竹、刷劇、走公園、泡咖啡館佔滿了,剩餘十分之一精力用於工作(真對不起老闆)。此外已無殘存力氣風花雪月,這是實話。
既然是年末總結,就老實告訴諸君爲何這一年來總與小鮮肉談天說地、增進感情。
緣由其實非常簡單:對於我這位1989年出生的臺灣女生而言,在大陸被稱阿姨,但我們與大陸95後(甚至接近00年)的一些精神層次,基本無縫接軌。
我相信,跟我同齡的臺灣朋友們,過去數年,在面對同樣年齡的大陸朋友、同事、出租車師傅時,都遭遇過無數次的觀念碰撞。
比如以下。
「什麼年紀就要做什麼事。」
「臺灣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去咖啡廳工作,也沒有什麼抱負,就是小確幸。」
「你都快三十了還想去gap year?」
「這個年紀了差不多要抓緊生小孩了吧?」(第一次見面的相親對像認真地說)。
「啊你還沒結婚啊?你不結婚啊?要結要抓緊啊。」(你你你,就是你,是不是也留言這樣說過)。
從學校畢業轉眼已經這些年,除了在工作上有些許長進之外,感情觀和生活觀仍一如二十五歲。過去與同年紀男性相處總感覺對方過於成熟,過於着急,還是別彼此禍害,自有阿竹之後更甚少去酒吧尋覓。
幸運地,今年還是透過各種場合認識了可愛的男孩子,偶爾微信聊天,大都能引起共鳴、一拍即合。
跟小鮮肉約會,沒有結婚生子之老掉牙討論,僅有「現在怎樣努力其實也不可能買房養家,不如快樂地獨自美麗」;跟小鮮肉聊天,不會出現「奮鬥就有未來」之雞血,我說一句「我好想半年不上班,去泰國學語言」,會換來對方滿臉豔羨「我也要去」之共鳴。
跟小鮮肉聊起低生育率,所有人異口同聲,「生個屁啊,薪資這樣房價那樣」;跟小鮮肉聊起有點想買房,對方睜大眼睛,「壓力很大耶,其實不結婚的話一直租房就行啊」。
往昔總得很努力地跟大陸朋友解釋,「經濟停滯」是一種什麼感覺,爲什麼臺灣年輕人對自身未來和經濟環境沒有太多期許,小確幸小滿足。解釋老半天,還是換來對方一臉不解。
如今不必解釋,小鮮肉們就含淚握住你的手,對啊我懂!我明白!
這些,讓人倍感親切:好像回到臺灣了啊!
臺灣85後的靈魂伴侶,原來是大陸95後!做了一年請喝咖啡的可愛阿姨姐姐之後,荷包很空,心靈倒是滿足。
與同齡的大陸朋友分享種種約會趣事,順道刺激他們。「看看看,以前你們笑臺灣年輕人沒有抱負、快樂地在咖啡店打工,如今你們的下一代也成爲躺平世代」。
嘴炮歸嘴炮,但也心知肚明,今年沮喪的、不安的、對整體經濟憂慮的,不僅是年輕一代。
2021年的氛圍,反對內卷、經濟不景氣、低生育率、痛罵資本大財團,人們只能慶幸自己與家人仍然身體安康。就算是同齡人,我們也許久沒有聊起「打拼」、「爲什麼不結婚」、「確定不要小孩嗎」這些老話題,甚至今年收穫不少「你這樣真好,養貓自己過,沒有太大壓力」的羨慕。
2021年的氛圍,政治上打雞血,經濟上唉聲嘆氣。
人們喊着荷包空空口袋沒錢,只能以「哎美國疫情死這麼多人呢,我們能活着就好,活着真好」相互勸慰。
但是,回望2021年,「喪」這個詞又不能完全概括。
過去一年我跟同事討論無數次的,就是大陸年輕一代的複雜心理——一邊喊躺平,一邊對自我未來無限迷茫,但對國家未來又充滿熱忱。
我那羣可愛的同事也是。身爲新聞編輯,批判政府、諷刺時事,乃是常態。但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在批判中存在對政府能解決問題的信心;在沮喪中仍有「不過是增速放慢,未來仍然可期」的盼望。
上一秒哭喊「盡力活着已是不容易」,下一秒又自豪「中國遲早成爲第一大經濟體」。
前一刻還在跟我說「經濟放緩,百姓吃土」,下一刻又問我「臺灣怎不迴歸?迴歸後財政收入都用於改善生活」。哼,你們這羣矛盾的吃瓜羣衆。
回望2021年,大陸民間對臺灣之不滿情緒高昂,對臺灣民間之想法也已經懶得理會。論起臺灣,「什麼時候武統」是唯一能激起民衆閱讀興趣的。在臺灣,同樣對於大陸充斥情緒,不管美國對臺灣如何,「只要美國能反中,就是臺灣的好朋友」。
兩岸民意之對立,「就要跟對方唱反調」之情緒,已經非常明確。
最近的王力宏風波,大略是今年唯一一次,兩岸民意取得強烈共識,終於能與對方溝通的新聞事件。哎,做這一行總是啃著白菜,操着長安街的心。
過去一年,環境如此,有多少是真的不敢寫的?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是年紀長了,實在討厭罵罵咧咧、「你對我錯」這種方式。
十一月的時候因爲寫議題,跟臺灣同行聊起了兩岸對於民主之想法差異。比如什麼叫做人民都該享有政治權利呢?對於臺灣人而言,就是選票,罵罵馬英九和蔡英文,每天報紙輿論狂轟濫炸,出完氣各自睡覺,暢快無比。
對於大陸民情而言,國家建設治理和經濟的成果能落實到身上,底層脫貧,有貪腐能夠舉報,問題能被解決,這些具體的好處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之政治權利,「誰有選票」無法定義人民就絕對就有政治權利。這兩種哪有誰對誰錯?就是各有千秋。
兩岸互相學習,實踐是唯一真理嘛。拿出成績走自己的路,纔是根本。
正因已經討厭互罵,厭煩非黑即白,所以更確信離互聯網需有一段距離,不然能把自己嚇死,啥都不用寫了。這輩子是沒指望有流量發大財了,但寫出來的必須是自己所想的,必須是對臺灣朋友和大陸朋友都能訴說的。
當雙面人,或是一味地奉承主流政治正確,最後都會自我面目模糊。說的,還是必須是我自己的話。
過去一年所寫,上能交代老闆和公司,下能不負讀者,尚須進步,但至少都有走心。
對自我未來迷茫,但對整體環境還是具備期待。不知未來會如何,只期望自己能夠一點一點地進步,成爲那種無愧讀者與這份工作的寫作者。
2022年繼續見,感謝您的相知相陪。(郭雪筠/臺北女孩)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