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爭仰萬卷樓
早上8時半,萬卷樓景區安漢城樓的仿古大門準時打開。呼吸着春雨淅瀝後清甜的空氣,迎着涼爽微風,我第一個進得門來。大約4米寬的青石板路一塵不染,兩邊的冬青、海棠夾道相迎,巨大的柏楊、香樟、櫸樹等點頭示意。望山而行600米,寸三鏨青石條鋪成的臺階立在眼前,“萬卷樓”三個大字在頭頂熠熠發光,召喚我拾級而上。兩邊漢闕退至身後,爬完291級臺階,我終於站在了萬卷樓的平臺上。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既稱“萬卷樓”,必定與讀書、寫作有關。沒錯,聳立在四川南充西山風景區萬卷樓景區玉屏山上的萬卷樓,就是爲紀念西晉著名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而建。
站在萬卷樓第一展館的平臺上,憑欄遠眺,高樓林立的南充城盡收眼底,穿城而過、波浪滾滾的嘉陵江濤聲陣陣。
萬卷樓,始建於三國蜀漢建興年間(公元223-237年)。據古書記載:萬卷樓倚南充城西果山岩而建,爲三重檐式木石結構樓閣,飛檐斗拱,氣勢雄偉。唐代又在樓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築羣。1990年,政府重建萬卷樓,並將萬卷樓從果山腳下遷到玉屏山上。
玉屏山面江而立,萬卷樓依山而建,三重樓閣,氣勢恢宏,高臺迴廊,朱檐黛瓦。第一展館正面即是由趙樸初書寫的“萬卷樓”金字巨匾,該展館主要介紹了陳壽的治學歷程、官宦生涯、史學名著等。
上得曲折臺階,來到第二展館,“並遷雙固”匾額左右是“承祚倘無三書神州竟成千古恨,果城幸有萬卷舉世得仰一名樓”等楹聯。這個展館的主題是“妙手秉正存信史”,內容包括:史學名著三國志、三國志深遠影響、經年不衰三國熱。再上臺階,就是第三展館——萬卷流芳藏書閣,主要內容是三國時期的文物精品、藝術珍品等。
陳壽所著《三國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一起,被稱爲前四史。《三國志》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還有許多類似文本。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說:“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三國志》流傳以後,成爲民間說唱藝人的範本,到元末明初, 小說家羅貫中據此創作了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把《三國志》裡的故事闡釋到極致,其後幾百年間,三國故事家喻戶曉,並從中國走向世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三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陳壽是四川南充人,因此,南充被稱爲三國文化之源。
1993年11月,首屆中國四川國際三國文化研討會在南充萬卷樓召開,這次會議將南充萬卷樓定爲三國文化研討會永久會址。此後, 南充每年都圍繞三國文化主題,開展系列研討及學術交流活動。
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何一民這樣評價陳壽:“他身上凝聚的勇於創新、不事權貴等精神,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浩然正氣與風骨,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2020年6月,陳壽被評爲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他當之無愧。
萬卷樓巍峨屹立,掘三國文化之源。一座名樓,競相登臨。有遊客在此留下詩文贊曰:西山蒼翠隱風流,漢家宮闕說春秋;百代同尊三國志,四海爭仰萬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