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兩次盛讚!專程調研 這位企業家做了什麼?

(原標題:總書記兩次盛讚專程調研,這位企業家做了什麼)

張謇一生主張實業救國”,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被稱爲“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批具有真正企業家精神的人”。他之所以被現代企業家們追溯爲精神領袖,並不是因爲他在商業上的成功,而是因爲他主動挑到肩上社會責任

文|高歡歡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南通發佈

11月12日,在江蘇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

習近平強調,我這次專門來南通博物苑,瞭解張謇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在當時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作爲中華文化薰陶出來的知識分子,張謇意識到落後必然捱打、實業才能救國,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提倡實幹興邦,起而行之,興辦了一系列實業、教育、醫療、社會公益事業,幫助羣衆,造福鄉梓,是我國民族企業家的楷模。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爲民營企業發展和企業家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民營企業家富起來以後,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後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要勇於創新、奮力拼搏、力爭一流,爲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張謇故居作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堅定“四個自信”。

3個多月前,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也曾稱讚清末民初的張謇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

張謇是誰?其身後百年,緣何屢被盛讚?今天的民營企業家,又要向張謇學習什麼?

張謇是誰?

張謇是清末民初人士,我國近代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於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常樂鎮,祖上幾代都是以農商爲生。

爲了改變家庭命運,張謇從小被送入私塾學習,父親希望他走出一條由讀書進入仕途的道路。1894年,41歲的張謇終於高中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他身上的標籤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實業救國的民族工業家、教育家。

張謇開創了很多個“第一”:建設了中國第一個擁有城市規劃的近代城市、第一個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的縣級單位、創辦了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個紡織學校、水利學校、水產學校、航海學校、戲劇學校、第一個公共博物館、第一個氣象站、第一個測候所。他建設醫院、養老院、劇院,扶植了中國第一個科學社團“中國科學社”,他甚至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森林法》……

張謇以一企業家之力,辦社會化之事,嚴重拖累了他所創辦的企業。根據史料記載,他的代表性產業——大生紗廠,只有1912年到1921年的十年好光景,1925年就被債權人接管了。

胡適這樣評價他:“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英雄……他獨自開闢了無數條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爲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着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

張謇一生主張“實業救國”,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爲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也被評爲“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批具有真正企業家精神的人”。

事實上,張謇之所以被現代企業家們追溯爲精神領袖,並不是因爲他在商業上的成功,而是因爲他主動挑到肩上的社會責任,讓他遠遠超出了“實業家”和“商人”的身份

緣何屢被盛讚?

1、學而優則商:狀元辦廠、實業救國

1894年,41歲的張謇剛步入仕途,中日甲午戰爭就爆發了,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張謇極大的憤慨和憂慮。他在日記中寫道:“幾罄中國之膏血,國體之得失無論矣!”

當時的中國士大夫一向恥於經商,但張謇卻認爲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侵略,於是毅然放棄功名仕途,以極大的勇氣回到家鄉創業辦廠。他這樣表明心志:“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

立志從商之後,張謇便開始“實業救國”的實踐。他發現當時中國輸入的最大宗商品是棉紡織品和鋼鐵,遂意識到棉紡織業關係人民生活、制鐵事業關係國家生存,發展棉、鐵兩業,“可以操經濟界之全權”。

1895年,張謇依靠南通手工棉紡織業較爲發達的基礎,選址唐家閘創辦了大生紗廠。“大生”二字源自《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寄託了張謇的理想——天地間最大的事是國計民生。

白手起家的張謇創造性地使用股份制方法籌募社會資本。開工一年後,大生紗廠就獲得2.6萬兩白銀的淨利潤。此後,大生的規模不斷擴大,先後建成四個紗廠,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紡織企業系統。張謇還投資或參股設立了榨油廠肥皂廠、冶鐵廠、造紙廠、印刷廠等,構建了以棉紡織業爲核心的產業鏈條,並進一步發展了運輸、倉儲、電力、通訊、食品、金融、地產等產業,不僅將南通建成“中國近代第一城”,也推動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進程,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實業家。

如今,經歷一百多年的商海沉浮,大生紗廠已經發展爲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至今仍在原址進行生產經營。紡織產業始終是大生的根與魂

2、興辦教育:主張“父教育而母實業”,創辦中國第一所民辦師範

張謇進軍工商領域並取得成功,但他始終沒有擺脫儒家知識分子的烙印。他言商仍向儒,提出“父教育而母實業”的理念,逐步形成“實業與教育迭相爲用”的思想體系,僅在南通地區就創辦小學370餘所、中等學校6所、高等學校3所,形成較爲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創造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數個“第一”。

1903年,中國第一所民辦師範——通州師範學校開始招生。

張謇獨自創辦或參與創辦師範、紡織、醫學、農業等高等學校和職業、專科學校近400所,而這些日後成爲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相關院系的前身。在普通教育中,又構建起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的教育體系。他的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辦博物館:“設爲庠序學校以教”,創辦中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

張謇認爲,博物館可以起到補充學校教育的作用。1905年,張謇還辦起了中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博物苑隸屬通州師範學校。張謇專門作了一副楹聯,介紹辦博物苑的初衷——“設爲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這副楹聯至今仍然懸掛在博物苑南館的月臺上。

爲了辦好博物館,張謇除了自費購地建館外,還捐出自己的藏品,向社會徵集展品。早期的南通博物苑陳列自然、歷史、美術、教育文物與標本,已經是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

4、投身公益:一生所獲財富,皆爲社會服務

張謇一生所獲財富,皆爲社會服務——他先是興辦實業,而後傾資興學、以商養學,並將從商的紅利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經費。

在公益慈善活動中,張謇開拓和推進了體育場、公園、幼兒園、養老院等設施的建設。過60歲生日時,張謇不喜奢侈鋪張,於是決定將親友所贈之禮用來修建一座養老院,關愛社會上的孤寡老人。他提倡興建的養老院坐落於南通城南白衣庵東側,可同時收養120位老人。

今天的民營企業家,

要向張謇學習什麼?

張謇作爲中國企業史上高山仰止的靈魂人物,其身後百年,是一代代企業家的前赴後繼。而早期民營企業家的基因如何在一代代人之間繼續傳遞?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潘岳在《張謇是誰》一文中說道,因爲張謇主動挑起了肩上的社會責任,遠遠超過了“實業家”和“商人”的身份。他從來不是想建立一個商業帝國,而是想建立一個理想社會。他所提倡並身體力行的是,企業家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實;不僅要愛國,還要愛社會;不僅要辦慈善辦公益,還要育平民擔責任。這是士大夫的根本價值觀決定的。

他還認爲,“張謇精神”留給當代中國企業家的啓示是,要堅持“實業興國”,不能醉心於玩空手道、製造泡沫,成爲操縱市場的金融寡頭。

“企業家精神加傳統士大夫精神正是中華近代商道的內核。” 潘岳在文中強調。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曾撰文指出,張謇的實踐模式充分融合了西方公司制度和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因救國、因危機而形成的非常寬廣的胸懷和視野”。張謇在一百多年前的實踐,也有效迴應了當下圍繞民營企業發展的輿論爭議。

溫鐵軍還曾表示,張謇將本地資源所形成的資本收益用於本地社會公益建設的“在地化”模式對當代企業傢俱有啓示作用。企業家不應再將“利潤最大化”當作第一目標,而要秉持社會責任,以“社會綜合收益最大化”爲原則。

張謇曾說:“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個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有世界的眼光。”對此,國務院參事、財政部原部長朱光耀認爲,全球經濟和貿易面臨着不斷增加的下行壓力,國際多邊貿易體系面臨着嚴重的衝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面臨挑戰。“我們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堅定不移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說,在這個意義上,弘揚張謇精神,呼籲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對於維護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保持中國經濟的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被總書記稱爲民營企業家先賢和楷模的張謇是誰?電訊曾這樣報道他》,新華社客戶端;

《學者企業家共論張謇精神:實業興國,不醉心空手道與泡沫經濟》,中國青年報;

《今天的民營企業家,可以從張謇身上學到什麼?》,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