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能這樣辦統計嗎?

內政部建研所每季發佈一次的房地產景氣燈號,即將吹熄燈號。這份已發佈十多年的調查,在未經任何預告、未有任何配套的情況下,忽然走入歷史,令人驚訝。不論從國內房市資訊的健全或政府統計發佈程序來看,都顯有瑕疵決策當局應重新評估

這些年政府多數部會發布統計調查已漸上軌道,類似過去未經預告即停止發佈的問題愈來愈少。但遺憾的是,仍有少數部會統計調查的發佈方式依然隨興隨機,要辦就辦、說停就停,今天在部裡發佈,明天在署裡發佈,今天由次長主持,明天由單位主管主持,這對政府統計的公信力傷害至深。

我們的部會首長們最喜歡用統計數字來彰顯施政績效,但卻少有重視統計調查者,因此部會間纔會出現這種要辦就辦、說停就停的荒唐情事。有一件事也許部會首長們迄今依然不知,那就是政府統計部門何以每月5日發佈物價、7日發佈外貿、22日發佈失業、27日發佈景氣,發佈日期之所以事先預告,固定不變,其目的即在於贏得人們的信任。這雖然只是程序,但如果連程序都可以隨機隨興,要辦就辦、說停就停,政府統計的公信力豈不盡掃於地。

由建研所辦理的「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已有十二年曆史,每季發佈的房地產景氣燈號、領先指標廠商對景氣的意向調查,對於決策當局掌握房市景氣走向,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最重要的是,這項指標已編制了十多年,這十多年臺灣房地產景氣走過慘淡的歲月,也歷經繁榮的時光時間數列已然成爲最好的見證。這些時間數列若不能持續編制下去,兩、三年後當我們想了解臺灣此刻的房地產動向,在沒有資料銜接下,豈不成爲空白的一頁?屆時想回頭再編,恐已時不我予

有關此項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的停編,建研所提出許多理由,例如經費不足、建研所非主政單位、這項調查無法呈現區域景氣的變化、民間已有相關調查,還有另一個理由是全世界已幾乎沒有人在用景氣燈號。這些說法看似有理,其實不然。建研所站在自身的立場可以決定停辦,但是從內政部長的高度來看待此事,這項調查絕不可輕言廢止。我們的看法如下:

首先,全世界少有人用燈號就代表燈號不合時宜嗎?恐怕未必。四年前也有人倡議經建會的景氣燈號走入歷史,但幾經考量仍予保留。以藍、黃藍、綠、黃紅及紅五種燈號來告訴大家景氣走向,簡單明瞭,有何不好?事實上,前些時候連財政部也想模仿景氣燈號,編制「財政警訊燈號」以讓大家瞭解國家財政的情勢。如此看來,所謂燈號不合時宜的理由,實在站不住腳。

其次,所謂建研所非主政單位,因此不宜續辦下去這個說法也耐人尋味。衆所周知,國家財政困難,各單位預算吃緊,建研所如此本位的考量可以理解,但是內政部難道也可以推稱自己不是主政單位?這個決定由建研所簽報部長後,內政部長江宜樺應從長期的眼光來考量,如何提供更多資源讓這份調查更詳實、更能反映景氣走向,纔是正辦。

第三,臺灣南北差異不小,如何讓調查報告能呈現各區域間的景氣走向,確實是重要的課題。但遇到這個調查及指標編制的困境,正確的作法應是去克服它,而不是廢掉它。以建研所的資源也許力有未逮,但內政部面對這個困境豈能卸責,豈能以停止發佈做爲解決問題對策

第四,民間的建設公司近年來紛紛投入經費研究房市景氣走向,建研所以此認爲市場上既有這麼多資訊,政府辦理的這項調查自可退場,這個理由顯然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爲像景氣這麼重要的資訊及統計,涉及公衆利益至巨,政府自然不可置身於事外。當市場資訊漫天蓋地而來,景氣榮枯真假莫辨,民衆的利益誰來保障?政府把資訊的發言權拱手讓給業者,自非所宜。

我們再次籲請執政當局必須重視政府統計,給予內閣閣員正確的統計觀念。統計固然可以拿來宣揚施政績效,但更應用以匡正施政積弊,若有此一眼光,在此刻國內房市趨熱之時、泡沫風險升高之際,豈能貿然停辦調查,停止發佈房地產景氣燈號?

兩千六百年前管仲曾說:「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欲經於水險也。」善哉斯言。管仲對統計的這番比喻,值得政府大員們多多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