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政府統計應進行一場季節調整革命

工商社論

美、歐所發佈的經濟數字多數都有經季節調整(seasonally adjusted),而我國所發佈的資料,幾乎都未經季節調整,即使若干部會有附上季調後的數字,也僅供參考,聊備一格而已。新聞發佈一概仍以「未經季調」的原始數字爲主。日前政府發佈失業率時,就碰上一件趣事。

這件趣事是,依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11月「未經季調」的失業率3.66%,創了近21年同月最低,然而對照當前處境,實在沒有好到能創21年同月新低的條件,反觀「季調」後的數字3.71%,只創了近三年同月最低。相較之下,季調後的數字較爲合理,但由於迄今政府統計發佈仍以原始「未經季調」的數據爲主,季調數據終究是配角,因此多數報導皆稱臺灣失業率創了21年來的同月新低。

多數人可能會好奇,數據的高低不就是反映經濟情勢的好壞,何須季節調整?這話聽似有理,但想想,人類社會裡的經濟活動,季節因素無所不在,美歐的耶誕節、回教的齋戒月、我們的畢業季、春節、秋節、鬼月都是季節因素,這些季節因素也都會影響買賣、訂單、生產、求職等經濟活動。如此一來,這些數字到底是反映了景氣,還是節氣?

例如,每年8月失業率升高,這並非失業變嚴重了,而是十多萬畢業學子進入尋職行列所致。每年十月以後出口規模上揚,這是受惠於美、歐感恩節、耶誕節買氣,是季節因素使然,而不能解讀爲景氣擴張。再如農曆7月(落在國曆8 、9月)不少人忌諱結婚、買房、買車,是以結婚、買房、買車疲弱,自然也是受季節因素的影響,和景氣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此,如果只看原始數字,也就是「未經季調」的數字,在紛雜的季節因素干擾下,可能會讓我們誤判情勢,尤其月資料若拿來和前一個月比較,那誤會就更大了。至於拿來和上年同月比較,雖可排除耶誕節、感恩節等節期因素,但仍有若干年節因素難以全然消除,因此美、歐所發佈的經濟數據多數皆經季節調整,不僅是月與月比較要看季調後的數字,甚至與上年同月比較,有時候也得看季調後的數字。

例如美國、歐盟所公佈就業統計,不論是失業率、勞參率或就業人數皆是經過季調的,美國商務部公佈的商品貿易、服務貿易統計也是經季調的。歐元區每季所公佈的儲蓄率、投資率同樣也是經季調的,另外每季公佈的財政赤字佔GDP比率也一樣是經季節調整後的數字。此外,美、歐所有數據和前一個月比較,其月增率及季增率必經季調。總的來說,季節調整的思維已內化在美、歐的月資料、季資料了。

反觀我們政府公佈的數字,有些部門雖會附上季調資料,但全數仍以原始「未經季調」的數字爲主,例如工業生產、外銷訂單、批發零售、海關出口、儲蓄率、投資率、失業率、就業人數、M1B、M2及全體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等等,新聞稿或發言人所強調的全是未經季調的數字,季調數字如果有編的話,也只是偶爾拿來說明、解釋一下而已,全然是配角的地位。

今天各部會公佈的指標裡,只有國發會的景氣燈號所採計的九項指標已引入季調的概念,除無法季調的兩項,其餘如工業生產、海關出口、M1B等七項的年增率悉數經過季節調整。景氣燈號顧名思義就是要反映景氣的變化,而非季節的變化,因此季調的概念行之久矣,這一點值得其他部會學習。

回想1990年代,政府不願以季調後的數據做爲發佈的主體,主要是考量我國的季節因素不同於美、歐,不少是落在農曆年節,極難調整,譬如春節有時落在1月,有時落在2月,端午、中秋、鬼月每年落的月份也未必一樣,這對於季節調整是一大挑戰。然而,20多年過去了,如今季調計量模型也已由X11-ARIMA更新至X13-ARIMA,只要相關參數審慎設定,農曆年節因素已可克服,讓季調數字從配角轉爲主角,此其時矣。

過去,政府部門不論是變更統計發佈時間、修改統計定義或廢除行之已久的統計,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爲了和國際接軌」,和國際接軌確有必要,然而,和昔日這些接軌國際的例子相比,確立「季節調整統計」在經濟數據中的主角地位,是更加重要的,實非昔日這些接軌國際者所能比擬於萬一。

我們認爲,政府統計應進行一場「季節調整革命」,如此才能改變長期以來季調數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處境,隨着季調數字更精準的協助,政府施政纔不致誤判。蘇內閣常能見微知着,開創新局,自應視此事爲大事、急事,並列爲未來一年的施政重點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