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延後退休年齡 蔡政府敢嗎

中時社論

大陸人口將跌破14億,低於2019年底,是1961年大饑荒後首見負成長。臺灣去年同樣遭逢二戰後首次負成長,死亡人數超過出生8000人,今年第1季更擴大到1.2萬人,惡化程度令人心驚,兩岸竟在人口變遷上「異中求同」。

提高生育率對缺工緩不濟急

然而,針對人口負成長的「國安危機」,兩岸應對模式卻有相當大的差異。大陸方面,3月初,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會議中,明確宣佈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更早在2月底,大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也宣佈,已經在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具體方案。而且,去年10月底中共中央委員會通過的《十四五規畫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早已提出要按「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雖然國外媒體對大陸民間「反彈」有所報導,但看來已是既定政策,即使痛苦也會堅持下去。大陸人社部研究院院長金維剛日前進一步透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漸進式改革,例如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讓改革節奏平緩。

反觀臺灣,人口負成長狀況嚴峻,製造和營造業缺工嚴重,對延後退休年齡一事,卻諱莫如深,在應對少子化的對策討論中幾乎完全消失,令人百思莫解。之所以如此,應該是蔡政府精於選舉,認爲延後退休可能影響年輕人就業和升遷機會,爲討好年輕人,刻意將這個重要的對策選項剔除在外,以免傷及選舉。主要的對策選擇就是以各種措施來提高生育率了。只是,從2020年初的總統大選政見提出「0到6歲國家和你一起養」,到後續提出的各種生育補貼措施,今天看來完全沒有效果。顯示誘因必須夠高,否則效果相當有限;但要提供極高的經濟誘因,政府卻又財力不足。現況持續下去,臺灣少子化的「國安危機」將繼續惡化,成爲未來政府的燙手山芋

其實,延後退休年齡對各種退休基金財務健全有莫大的幫助,因爲繳交保費人數和費用都變多,領取退休俸者變少,退休基金破產危機大減。更重要的是,就算生育補助措施真的有效,能夠緩解勞力不足壓力的時程,至少也要等到20年後纔會產生,根本是緩不濟急,不像延後退休年齡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大陸有人口紅利卻超前部署

人口平均壽命已大幅提高,聯合國最新認定65歲爲「初老」,強制智力與體能都還算正常的「初老」退休,不僅不合理,也涉及就業的「年齡歧視」。美國早在1967年就通過了《就業年齡歧視法》,禁止中高齡者在就業上受到歧視,也禁止以年齡爲由強迫退休。最初保護對象爲40~65歲,1978年將保護對象提高到70歲,1986年更廢止了適用對象的年齡限制,也就是除了少數例外,已經廢止就業的強迫退休制度

以就業的「年齡歧視」思維看待此事,讓美國領先全球,及早廢止了工作年齡上限。其他國家通常是在勞動力缺乏時纔開始正視此事,日本就是個典型案例,遲至去年初才修正《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將強迫退休年齡由65歲提高到70歲,並在今年4月正式生效。英國則因去年初,法院判定牛津大學強制67歲以上教授退休,涉及年齡歧視,今年4月起逐步取消65歲強迫退休相關規定,讓國民自行決定退休年齡。

臺灣2020年生育率被美國中情局(CIA)評估爲1.07,是227個國家和地區中最低的,少子化和勞動力不足現象將繼續惡化。連長期享有「人口紅利」、目前纔剛剛消失的中國大陸,都已在「超前部署」、開始規畫延後退休制度的此時,若蔡政府繼續因循怠惰、任令勞力不足情況惡化,豈止是「硬實力」不行,連政策規畫的「軟實力」也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