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當世的語言和價值

奇葩說》第七季

在多數綜藝節目高開低走、無疾而終的互聯網娛樂時代,始自2014年的原創國產綜藝《奇葩說》以居高不下的收視率關注度邁進了第七個年頭。這個萌芽於馬東高曉鬆二人一次偶然辯論的綜藝節目,在今天已然成爲網絡綜藝界的翹楚,節目中所輸出的觀點價值、說話方式也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大批互聯網觀衆。與此同時,在巨大的流量曝光率面前,不少辯手一辯成名,成爲互聯網明星新貴,人生命運就此改寫。在讓人捧腹和淚目的“脣槍舌劍”背後,更加印證了內容的價值。

尊重一切價值輸出的合理性

《奇葩說》在大多數時候是好玩的、有趣的,節目所呈現的一切外在形式與任何一檔普通的娛樂節目並無差異,但僅靠好玩就能地久天長的節目似乎鳳毛麟角。在《奇葩說》每個極具辨識度的辯手和每道接着熱乎地氣辯題後,是幕後製作團隊精心織就的一張大網網羅了焦慮的時代、焦慮的個體,使每一位觀衆深陷其中。辯題是大概率會發生在多數普通人身上的眼前煩惱或終極人生思考,傳遞不同立場和多元價值的辯手即是大千世界裡芸芸衆生的代表,直抵人心的不是辯手或辯題本身,而是在一場又一場的辯論中,不經意間我們發現有些表達正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獨白。《奇葩說》的勝算不僅僅在它所提供的多元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它給每個自以爲獨行的人找到了看見自己的鏡子。

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人皆是“奇葩”,“奇葩說”亦是“我們說”。在所有的辯題面前,沒有對錯,也不裁定價值高下,尊重一切價值輸出的合理性,是《奇葩說》作爲一檔綜藝節目的成功秘訣。一個社會,一種文明,只有允許更多不同的聲音出現,纔會有更多的可能性發生。

當世語言篇幅可控,另類表達

當世的語言是什麼樣的?“唯快不破”的互聯網世界中,短平快的碎片信息傳遞比長篇累牘明顯更受歡迎,所有人都期待高效,希望在同等時間週期裡獲取比他人更多的信息,篇幅可控是當世的語言特點之一。在此之上,同樣的內容和信息,以看起來新的語言、表現形式、風趣演繹,遠比正襟危坐、一本正經的說教要更快、更持久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另類表達是當世的語言特點之二。這就是《奇葩說》的語言。當信息通過辯手們在幾分鐘內、以“戲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其感染力、說服力以及迅速獲取有效價值的“成就感”,對絕大多數沒有長閱讀習慣的電視觀衆而言,是無可抵擋的。

相比較前幾季,第七季的《奇葩說》中,有不少辯手的辯論方式近乎“脫口秀”。撇開具體辯題,獨立成段似乎也能讓人饒有興趣,但過多的“秀”的方式極大削弱了辯論本身的魅力,情緒高潮過於飽和,並不是思辨應有的底色。“脫口秀”不是中國人本色自然的說話方式,儘管其通過“冒犯”可以避免平庸,但長此以往,也很難說不會有本末倒置的傾覆。

給所有價值以存活縫隙

當世的價值是什麼?在《奇葩說》每一場振奮人心的激辯和令人熱淚盈眶的深情自白後,辯論的話題無外乎古老的人文社科類討論,又或者完全可以不賦予更多價值意味、僅靠個人自斷自明就足以收場的各種社會問題和現象。正如很多辯手會在節目中常說的一句插科打諢——“來,又到了上價值的時間”,這句無心的俏皮話其實也正直白地擊中了“奇葩說”那些尷尬又無趣的詭辯時刻。當然,這也一定給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少數人”以共鳴的慰藉,也讓《奇葩說》變得可愛與溫暖。《奇葩說》給予了所有價值以存活的縫隙,海納比辯題和辯論本身更有價值。

論辯狂歡不能代替價值思考

我們很難界定《奇葩說》是否是好的作品,但毋庸置疑,它是一個出色的產品。在嫺熟使用當世語言、兜售當世價值的基礎上,《奇葩說》成功地實現了以個體辯手爲載體的從個人焦慮到大衆焦慮的快速泛化,把本來只有數人蔘與的辯論現場,變成了一場互聯網全民觀點大碰撞。即便我們無法親自上場,用語言的利劍刺穿我們所認爲的謬論之胸膛,但是在你心中所持觀點被某位辯手發揚光大、披荊斬棘最終成爲王者的時刻,你也會以勝利者的姿態去輕蔑地嘲笑長久以來那些和你價值相悖的人羣。主持人敲響手裡的木魚,一場辯論結束了,豈止場上勝利者一個人的狂歡,還有屏幕外數以億計觀衆的竊喜,畢竟打嘴仗是會上癮的。

節目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次辯題公佈之後,會先邀請現場百位觀衆進行票投;在整場辯論過程中、每輪辯論回合後,現場觀衆會就雙方辯手的表現情況再度進行票投。反覆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在每位辯手發言後,現場觀衆的票投都會反覆搖擺。這其中一定程度上有來自對辯手個人本身的喜好,但很大程度上則是由現場發言的“精彩”程度而決定的。這很難不讓人產生遐想:個人對於價值的判斷和觀點的選擇是如此草率和虛無。這也愈加說明,我們在《奇葩說》中能獲悉的,更多是辯手創造的現成價值。這和看兩個人鬥嘴並無異——誰更聲情並茂我們就更相信誰,但最最寶貴的一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過程和持久信仰,我們再也無從得知了。對於《奇葩說》的擁躉而言,要時刻提高警惕,我們認同辯手的價值思考,永遠無法代表我們也具備了獨立完成價值思考的能力,而這也是《奇葩說》帶給它的擁躉們的最大假象。有時,甚至需要格外提醒青少年觀衆:不要偷懶,不要以爲價值判斷的形成從一場辯論賽中便唾手可得,可以不再身體力行行路萬里。

流量爲王時代,《奇葩說》們的威脅

《奇葩說》第七季,導師團里加入了哲學教授劉擎,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學者,他的到來爲《奇葩說》增添了新的氣質和探索。一個學者試圖將多年以來在學院裡積累的知識和思考,帶入到以娛樂節目爲介質的公共討論中。目前看來,這種“跨界”似乎並不違和,也同樣印證了開篇所說《奇葩說》的本質在於內容,劉擎無外乎是又一種新拓的內容渠道。更有意思的是,劉擎在節目中的多數發言都能讓人明顯的感受到對“現代性”的批判,在他數次所持觀點的背後,我們都可以看到他所代表的一代學者對意義的追問,和對意義缺失的批判,而這些追問對《奇葩說》本身而言也同樣適用。

在最近兩期節目中,《奇葩說》先後組織了新近選秀明星辯論場和新老“奇葩”交鋒場,收視率再度走高。但就辯論內容而言,意義實在寥寥。這是一個計算利益和流量爲王的時代,觀衆需要持續地被輸入新鮮的多巴胺和出其不意的驚喜,才能持續興奮和忠誠。這不是《奇葩說》獨自面對的威脅,而是整個互聯網文娛產業共同的難題。我們同《奇葩說》們一樣隨時都會感受到不安:我們擔心沒有替代品出現,《奇葩說》們擔心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