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頻“中招” 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該怎麼吃?

(原標題: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該怎麼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張尼)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短短几天時間,國內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檢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當前,全球疫情依然洶涌,北半球又進入秋冬季,中國外防輸入壓力陡增。爲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民衆“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

資料圖: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工作人員進行檢測。   史靜靜 攝

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

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經查,該批法國進口豬肉是從上海洋山港入關,共25噸。10月14日運抵廈門某冷庫儲存至今,整批凍品未使用,沒有流入市場

又是一起“冷鏈藏毒”案例

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11月以來,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天津、山東、湖北福建、甘肅、河南、陝西等多省份。

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上述地區的檢測樣本涉及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等,產地覆蓋德國、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地。

更令人警惕的是,早前在青島和天津都已經出現了冷庫裝卸工人被感染的案例。

這其中,天津的確診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該例病毒與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I(北美分支)。

資料圖:消防員進入湖北省武漢市關山農副產品生鮮市場內開展消殺作業。 王方 攝

實名制管理、無縫隙大排查……各地圍堵防控漏洞

冷鏈產品頻頻曝出問題,各地也緊急啓動應急預案,對涉及貨物進行消毒封存的同時,也開展大規模排查。

在蘭州,13日當天,蘭州市發佈通知要求從13日起,全市所有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水產品市場、商場超市、冷凍冷藏庫、冷鏈物流企業、餐飲企業,對進口冷鏈食品必須覈驗入境港口開具的有效期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如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不得購入、儲存、銷售、加工

14日,福建發佈緊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視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時刻警惕疫情輸入風險

通知還提出,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涉及單位和個人必須建立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臺賬,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相關環境、食品、人員“應檢盡檢”核酸檢測,確保第一時間排查發現疫情風險、第一時間進行風險信息通報、第一時間組織管控處置部署。

此外,武漢市也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的通知”,對全市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全覆蓋、無縫隙大排查。

資料圖:工作人員對進口凍品進行入庫前的消殺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供圖

國際疫情反覆 盯緊“外防輸入”是關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就對媒體分析,冷鏈造就的低溫環境,爲病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存活空間。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病毒一般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

如今,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5300萬例,在國際疫情態勢未見緩解的大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外防輸入壓力陡增。

事實上,包括海關總署在內的多部門也對此加大力度嚴控輸入風險。

今年9月11日,海關總署發佈公告指出,同一境外生產企業輸華冷鏈食品或其包裝第1次和第2次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海關分別暫停接受該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後自動恢復;同一境外生產企業先後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3次及以上的,海關暫停接受該企業產品進口申報4周,期滿後自動恢復。

10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又發佈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

此外,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部、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從源頭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來自海關總署方面的消息顯示,中國已經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全部109個國家的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和磋商,累計抽查50個國家140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企業,對查出問題的22家企業採取了暫停或撤銷其註冊資格等措施。

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在加強從進貨到消費終端的冷鏈食品防控。

例如,北京此前已經未雨綢繆,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已正式運行, 北京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

上海本月15日也發佈《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要求凡是進入上海市儲存、加工、銷售的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需查驗覈酸檢測和消毒證明。自16日零時起,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應當進入中轉查驗庫進行核酸檢測和外包裝消毒。

資料圖:市民購買肉類產品

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

冷鏈的終端在千家萬戶,“冷鏈藏毒”的風險不得不防。那麼,疫情之中,我們在購買和食用冷鏈食品時究竟要注意什麼?對此,疾控部門已經給出指導。

——選購時注意:

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2、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3、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清洗加工時注意:

1、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2、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4、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5、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注意:

1、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

2、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3、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儘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此外,疾控部門提醒,食用後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