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入場,特斯拉擴張,傳統車企人才又“危”矣?

2021年開年不到一個月,汽車人才領域又將發生新的變化。1月27日,分析公司GlobalData發現,蘋果在2020年共發佈了300多個與汽車相關的招聘職位,包括電池電源管理、道路安全和汽車體驗等。無獨有偶,前不久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中國尋找一位設計總監,以便在上海或北京開設一個“完整功能”的設計中心,設計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電動汽車。事實上,特斯拉同時還在大規模招攬工廠員工以及客服專家。這兩則消息不禁讓人猜測:是否新一輪的人才競爭又將開始?

?“搶人”行家又上陣

由於造車時間較短,且行業經驗積累不足,不少新造車企業都選擇以“挖角”的方式迅速擴充人才隊伍。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蘋果公司福特汽車挖走的員工達到170人,挖走的特斯拉員工人數更是超過300人。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招聘了部分被我們解聘的員工,我們總是開玩笑地把蘋果稱作‘特斯拉的垃圾場’,在特斯拉無法完成公司任務的員工,就會跳槽到蘋果”。

不過,特斯拉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僅從傳統車企的人才隊伍中尋覓目標,而且在蘋果造車項目陷入低谷時也“淘”走了不少優秀人才。更誇張的是,2017年特斯拉還邀請了原NIKE著名設計師Tiffany Beers加盟。就在前兩個月,德國工會IG Metall公開表示,梅賽德斯-奔馳旗下柏林共產發動機的負責人,已投奔競爭對手特斯拉,該工會呼籲會員對這位負責人的跳槽提出抗議。

同樣的人才爭奪戰也發生在國內。兩三年前,國內造車新勢力是“挖人大戰”的主力軍,目標企業既有廣汽、一汽和上汽等自主品牌,也有特斯拉和雷克薩斯代表的外資品牌車企,甚至還有騰訊京東互聯網企業。當前排在國內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梯隊的蔚來,團隊中就不乏傳統車企的精英人才,包括寶馬、大衆、福特和通用在內的多家車企高管。對此,傳統車企“有苦難言”。在一次行業會議上,一位傳統車企人力資源負責人坦言:“有企業直接在我們門口‘擺攤’招人,而且他們太狠了,‘挖人’都是一個團隊直接挖走。”

如今,蘋果造車項目落下實錘,特斯拉在華業務不斷擴張,再加上還在紛紛入局汽車行業的其他新“玩家”,他們對人才的需求必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人才流動或將因此進一步加速。

?人才流動已成“新常態

近年來,隨着汽車行業外延的不斷拓展,行業外的“攪局者”與日俱增,無論是IT、互聯網亦或是通信企業,都以其更寬鬆的工作環境、更彈性的工作制度以及更高的薪酬吸引着傳統行業裡的人才,由此引發了這兩年頻繁的人事變動。

不過,這兩年汽車優秀人才的流動方向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少新勢力人才開始向傳統車企迴流。去年,合衆汽車原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兼營銷公司副總裁鄧凌到任上汽大通;博郡汽車市場營銷銷售原副總裁陳曦出任EXEED星途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身爲造車新勢力第一名的蔚來也損失兩員“大將”,分別是用戶中心前副總裁趙昱輝和“元老朱江,前者出任長城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後者加盟福特汽車,擔任純電Mach-E項目負責人。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受到車市“寒冬”的影響,一些競爭力不強的造車新勢力慢慢退至市場邊緣,難以留住從傳統汽車企業“挖”去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在經歷過早期的人才隊伍迅速壯大後,新勢力企業出於結構調整的需要,開始精簡人事體系,這主要出現在以蔚車威馬汽車等爲代表的頭部造車新勢力中。而從新造車企業出走的優秀人才,正在成爲國內發展形勢較好的民營車企人才隊伍的重要補充來源。

?共同培養纔是王道

不可否認,正常有序的人才流動有利於形成行業人才發展的健康環境,並對產業發展起到積極向上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惡意競爭,不僅不利於行業人才的長足發展,對於“挖人”企業自己的長期健康發展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汽車人才研究會理事長朱明榮就曾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隨着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人才的數量質量與十多年前相比有了顯著提升,但我國汽車人才仍處於短缺狀態,因此行業人才數量和質量的提升,需要傳統汽車企業和新造車企業共同努力。“不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造車勢力,人才培養始終是最有價值和遠見,也是最需要胸懷的投資。”朱明榮認爲,汽車企業應當在發掘存量人才的同時,也積極主動地探索和參與到增量人才的培養中,未來的人才流動將呈現虛擬化雙向化和多元化的特點,我們應保持開放的心態,共同營造健康的人才發展環境,打造汽車強國發展所需的結構合理、質量卓越的汽車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