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更長遠的未來 揭秘“科技扶貧”背後的辯證邏輯

科技扶貧,不僅是扶貧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更是讓扶貧成效能夠在貧困地區得以落地生根的“點金石”。通過向貧困落後地區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讓當地產業升級、生態修復、經濟受益,最終,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

這些經驗和心得,是作爲我國科技創新“火車頭”的中國科學院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同時,也代表了千千萬萬參與扶貧的科技工作者,用實際成果回報祖國大地、回饋祖國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從“輸血”到“造血”

科技人員如何更好地推進扶貧工作?答案是:把科研主業和扶貧工作相結合,實現“造血”式扶貧。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一般來說,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都比較差,底子比較薄,在這些比較差的地區要發展高端產業並不現實,只能走特色產業的路子

比如獼猴桃產業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既不和糧爭地,還能解決當地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的問題。”白春禮介紹說,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開發出的特色獼猴桃品種,是一種專利品種,在全國範圍內,已經累計推廣了40多萬畝,技術輻射面積接近200萬畝,先後帶動了近20萬農民脫貧致富。獼猴桃被當地羣衆稱爲“脫貧的金果果”,開發該技術的專家也因此擁有了很多“粉絲”。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內蒙古的庫倫旗。當地以養殖業爲主,夏天、秋天收割好的草堆飼料,到了冬天很多就腐爛了。不僅造成很大損失,而且味道難聞,牲畜也不願意吃。於是,微生物所的科學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微生物的菌劑,使青貯飼料能夠保持很長時間,同時味道很好,當地成立工廠批量生產,爲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而且,扶貧工作結束後,技術留下來了,當地也更不容易返貧。

這種因地制宜的“造血”功能很受歡迎,不僅讓我國長期的科技知識人才的積累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爲貧困地區增加了經濟來源,促進了當地的產業興旺

據瞭解,中科院大約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作爲科技扶貧專項經費,結合各地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科學院的人才智力和優勢,在貧困地區開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扶貧中,有一個現象非常值得重視:經濟的貧困和生態的環境退化,通常是互爲因果,相伴相生。

很多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比如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非常嚴重,世居於此的毛南族都是以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爲生,傳統的耕作模式導致更多岩石裸露在地表上,耕地越來越少。

“種的玉米一收,根兒就把土全都拿掉了,山坡地上水一衝,全部都沖掉了。所以,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耕地也越來越少,老百姓也越來越窮。”白春禮表示,生態的退化,是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最大“攔路石”。

因此,要拔掉生態退化區的“窮根”,需要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與生態治理相結合,堅持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之路。這也是中國科學院採取的扶貧重要策略之一。

白春禮介紹,爲了切斷惡性循環的鏈條,從1996年開始,科研人員就在環江縣城肯福屯,設立了“異地扶貧”的試驗示範區。以4600畝土山爲依託,發展了適應當地特點的水果、畜禽、蔬菜等生態產業,示範區內人均年純收入從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8萬餘元,超過了全縣和周邊地區的平均水平。

“這一生態扶貧新理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譽爲‘肯福模式’,稱讚有加,也爲西南生態脆弱區的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支撐,樹立了樣板。”

“扶貧”先“扶智

扶貧,往往只能救一時之急。

“比如給他買一隻羊,一下就可以脫貧了,可是羊死了呢?是不是又返貧了?”在推動扶貧工作的路上,白春禮常常思考這個問題。

化解貧困的長遠之策和根本之道在哪裡?他認爲,需要堅持志智雙扶,激發貧困人口致富的內生動力

讓貧困羣衆能夠從心理上樹立致富光榮的志向,來隔斷“窮根”。教育扶貧和心理扶貧,就是中科院着眼未來部署的兩項重要舉措。

在教育扶貧上,中科院通過共建小學和幼兒園,幫助當地提升教育水平。這一過程中,隸屬於中科院的老牌高校――中國科技大學衝在了一線。據介紹,中國科大發揮教育特色,在其負責的對口幫扶地區開展了教育培訓,經過多年實踐,在教育扶貧和科普方面都做出了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心理扶貧”作爲扶貧工作的新形式,也是中科院重點探索的模式之一。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負責人、院扶貧辦主任孫命介紹,多年來,中科院積極探索基層社會心理服務模式,通過訪談、培訓、心理調節等各類心理幫扶活動,幫助貧困羣衆提升心理健康素養,激發內生動力。

“科技扶貧的特點就是面向長遠。”中科院副秘書長嚴慶一語道破了科技扶貧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