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作戰:從"形聯"到"神聯"

海軍某部遠海聯合訓練編隊正在進行海上補給。張 傑攝

在祖國南部某軍港,有一個面積不大的營區

乍一看,它很普通。如果說有些什麼地方能讓我們感覺到它的不平常之處,那便是進入營區大門後,迎面的那塊巨石。巨石的正面鐫刻着金色大字:提高警惕 保衛祖國。當你離開營區時,巨石背面七個金色的大字又像是給你一個警醒:從這裡走向戰場。

在這個營區一進一出,你不僅能感受到濃濃的戰味,還能體會到軍事文化的情懷和追求。

這個營區就是海軍某聯合訓練基地

幾年前,記者第一次來到這個訓練基地時,曾感到很“詫異”。在多數人印象中,廣袤的演兵場藍軍部隊,彷彿是聯合訓練基地的“標配”。可這個訓練基地除了有一個導調大樓之外,既沒有大訓練場,也沒有成建制的藍軍部隊,真看不出是一個聯合訓練基地的樣子。

在基地司令員辦公室裡,司令員沈一兵推開辦公室的窗戶,向記者解釋了這個外來人常有的疑惑。

憑窗眺望,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他自信地指着大海對記者說:“你沒有看到我們的演兵場,因爲它在萬里無垠的大海上;你沒有看到我們的‘專職藍軍’,因爲我們每次聯合訓練的對手和內容都不一樣,所以不會有一支一成不變的藍軍。不僅海軍的戰機和戰艦,而且全軍其他軍種的部隊,都會根據實戰化練兵的需要編組爲‘藍軍’。我們的演兵場沒有固定的邊界,也沒有‘專職藍軍’的編制,但我相信,參訓的‘紅軍’只要在這裡淬過一次火,就會完成一次刻骨銘心的重塑。”

沈一兵“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體現着聯合作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這幾年,多場海軍的或全軍的聯合軍演和紅藍實兵對抗,都在這裡上演。在聯合訓練基地的導調下,陸、海、空、火箭軍等軍種的實兵實裝在這裡聚集,進行了完全意義上的聯合作戰演練指揮員們在導調大廳見證並切身感受到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實戰氛圍

在一場場聯演聯訓中,他們品味着成功的喜悅,也經歷過文化“未聯合”所帶來的苦惱。該訓練基地導調訓練科科長吳惠喜對當初的“尷尬”記憶猶新。剛開始組織聯合訓練的時候,各軍種的參謀們交流起來,是各說各的“方言”:空軍說到距離常用“公里”,海軍則用“海里”;海軍喜歡用“方位”,陸軍則用“前後左右”……這看似是軍事用語的不統一不規範,實際上是對聯合文化認知上的差異。

聯合文化是基於聯合作戰所具備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爲規範的總和。要把參加聯合作戰訓練的“各路神仙”,培植成聯合文化的典範,需要任務牽引、制度保障,更需要各級領導舉起聯合文化建設的大旗,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積極爲聯合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環境。

正是基於“以上率下,自覺破除墨守成規的觀念,跳出單一軍種思維”的領導理念,聯合文化建設開始在該訓練基地穩步推開。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訓練基地領導班子開始朝聯合作戰的方向優化:班子成員不再是清一色的水面艦艇出身,而是多了航空、防空以及島礁一線部隊和上級機關出身的成員。

前些年,軍事科學院的一位研究軍事理論的研究員,來訓練基地代職副司令員。這位具有“第三方視野”的副司令員,爲基地的聯合文化建設帶來了縱向思維的深度,拓展了橫向知識的寬度。

2017年,該訓練基地名字前面加入“聯合”二字,就此成爲全軍專職組織聯合訓練的基地之一。與此同時,南部戰區下發了聯合文化培育的指導意見。至此,該訓練基地聯合文化的培育有了頂層設計和規劃,也走上了聯合文化建設的快車道。

在訓練基地導調大廳的大門口,懸掛着基地的徽標

這個被官兵稱爲“聯合徽標”的LOGO,以紅、藍色爲主色調,顏色鮮明,造型簡潔。

訓練基地宣傳科科長吳永華,經常要細緻地跟來訪者講解徽標的寓意:徽標上連成一圈的五面旗幟,分別是軍旗、海軍軍旗、陸軍軍旗、空軍軍旗和火箭軍軍旗,代表的是“聯合”,彰顯的是“聯合作戰的核心職能使命”。

文化,需要通過有儀式感和畫面感的方式來表達。聯合文化建設,離不開環境的薰陶,離不開沃土的滋養。

徜徉在聯合訓練基地的營區,我們處處能感受到聯合文化的氛圍。在導調大廳的回形走廊裡,牆面上掛有6幅戰鬥英雄的肖像、6幅碩大的戰例油畫、36塊組織聯合訓練歷程的展板……

在這個充滿戰味的走廊裡,最吸引人駐足仰視的,是那幅“一江山登陸作戰”油畫。細膩的畫筆,勾勒出1955年1月我軍在一江山島渡海登陸作戰的場景。此戰是我軍首次遂行的陸海空聯合渡海登陸作戰行動,並取得了全面勝利。今天,在聯合訓練基地品味這幅油畫,我們感覺意味深長。

讓人感覺“意味深長”的,還有營區裡那面獨特的“聯合文化牆”。這面文化牆,是官兵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的。他們將聯合作戰模式、理念和歷史戰例進行梳理整合,並設計成壁畫,噴繪在了800米長的圍牆上。官兵從文化牆的這頭走到那頭,欣賞着軍味十足的畫面,不自覺地就接受了一次聯合文化的薰陶和洗禮。

此外,每當官兵退役、演訓開訓、重大節日等時機,訓練基地都要在聯合廣場舉行頗具儀式感的集會。廣大官兵在莊嚴的儀式中,牢記聯合作戰的使命和擔當,提升聯合文化修養。

曾多次參加訓練基地組織的實兵對抗演練的某驅逐艦支隊艦長們,非常讚賞這些具有聯合文化含量的儀式活動。這個支隊曾舉行過“深藍之劍”授劍儀式,爲每一名全訓合格的艦長授予一柄用花紋鋼打造的“深藍之劍”。如今,帶着“深藍之劍”使命的艦長們,在聯合文化儀式活動中找到了“共鳴”和“呼應”,也爲聯合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使之進一步豐富和厚重。

近些年,這座被官兵稱爲“沒有圍牆的聯合作戰學院”的訓練基地,有一個外在的變化,便是越來越不像海軍的營區。在這裡進進出出的,有穿海軍迷彩服的軍人,還有着空軍、陸軍、火箭軍等其他軍種迷彩服的軍人。在導調大廳,唱主角的也不僅僅是海軍的指揮員,還有陸軍、空軍和火箭軍等其他軍種的指揮員。某位來訓練基地慰問的地方政府領導曾很有感觸地說:“你們這個單位,如果不看牌子,很難確定這是哪個軍種的營區。”

淡化軍種觀念,強化聯合理念,這正是該訓練基地想要的文化認同和結果。

聯合文化“上了牆”,有了“畫面感”,但如何讓聯合作戰觀念進一步“上心”“入腦”,成爲廣大官兵的修養和自覺?這是擺在訓練基地面前一個不容迴避的課題

在聯合文化“上牆”和“上心”之間,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上會”。所謂的“上會”,就是通過演講會、座談會、研討會、策劃會、覆盤總結會等集體交流活動,讓不同軍種的文化和思維,在交流中進行碰撞,在切磋中得到昇華,最終形成能夠支撐打贏制勝的聯合文化,並固化在廣大官兵的血脈中。

訓練基地政委曾長期在海軍航空兵部隊任職,對航空兵文化有着很深的瞭解。他認爲“飛行文化”有3個關鍵詞:忠誠、無畏、精飛。他經常利用集會時機,向官兵闡述這3個關鍵詞的深刻內涵,以期爲聯合文化注入新鮮血液,拓展聯合文化中的血性品質。

“近幾年來,基地官兵走出去的機會多了,將人才請進來也成了常態。”他向記者介紹說,基地多次請來不同領域的專家教授爲官兵授課,積極承辦全軍訓練基地和模擬藍軍建設年會,目的就是要讓各軍種各具特色的先進文化要素在這裡擦出“火花”。

前些年,陸軍某聯合訓練基地聞名全軍。他們“藍軍旅”的“狼文化”讓前去參觀的訓練基地官兵難以忘懷——在“藍軍旅”營區,聳立着寫有“封狼居胥”的巨石;在營區的400米跑道邊,立着藍軍的戰表,“勝我才能打仗,贏我才能過關”;每一名戰士的臂章上,都印着一個“戰狼”圖案……如今,我們在這個訓練基地,就能看到從陸軍某基地“藍軍旅”移植過來的文化元素

爲了把大家從不同軍種“淘來”的文化元素更好地融進聯合文化建設中,基地建起了軍事研究機制。每個季度安排專門的幾天作爲“軍事研究日”,大家將自己準備的課題和思路進行集中展示,全體官兵共同研討。

在“軍事研究日”的交流會上,官兵的研究課題包含聯合作戰、軍種特點、外軍剖析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還包括“新型音視頻直播技術研究”“人工智能在軍事訓練領域的應用”等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主講人講完後,都要接受臺下官兵質詢,然後大家一起交流、碰撞,進行 “頭腦風暴”。

在官兵看來,訓練基地最“硬核”的“上會”,是每年組織的聯演聯訓策劃實施和覆盤總結會。會上,大家既要對“聯合行動聯什麼怎麼聯”“我爲聯合文化培育獻計策”等常規話題進行討論,也要對“聯合反潛”“防空抗導”等專業的聯合作戰課題進行切磋。

有一年,不同軍兵種的官兵在聯演聯訓後,就演習中的“防空抗導”問題展開復盤總結。有的講起武器裝備配置,有的闡述具體攔截方法,大家各抒己見。在熱烈的討論中,來自空軍某部的參謀左一敏打了一發“冷炮”:“我認爲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怎麼‘攔’,而在於怎麼才能‘不攔’。”

左一敏語出驚人,在大家的愕然中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大家總在研究怎麼更好地去攔“敵人”的導彈,但我們開展聯合訓練,兵力成分豐富、火力運用多變,爲什麼不能從源頭上前移“防抗節點”?換句話說,我們爲何不研究怎麼把導彈的“來源”打掉?

不走尋常路的發言,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訓練基地不少官兵至今仍對這位空軍參謀印象深刻。

這次討論,讓大家更加明晰了一個道理,在聯合文化的詞典裡,要有“求同”的思維,還要有“求異”的理念。這次覆盤總結會,也成了聯合文化“上心”的例證。

今年是建黨100週年。在學習黨史軍史的過程中,訓練基地官兵對聯合文化建設又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思考。

100多年前的那次新文化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啓蒙運動,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打下了思想基礎,爲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新文化運動有兩個關鍵詞,即“科學”與“民主”。

那聯合文化建設的關鍵詞又是什麼?

聯合文化建設不能泛泛而論,必須要有“抓手”。結合多年聯演聯訓實踐,訓練基地司令員沈一兵認爲聯合文化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共享”,一個是“融合”。

培育聯合文化,是新時代打造強軍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構建聯合作戰體系、提升體系作戰能力的重要途徑,事關聯合作戰能力建設,事關“能打仗打勝仗”。沈一兵介紹說,近些年,他們每年都要組織海軍甚至全軍的聯演聯訓,解決各軍兵種的“形聯”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要實現“神聯”則非常不容易。聯合作戰必須以文化爲先導,需要聯合文化助力。聯合指揮體制效能需要“共享”來激活,合編合心合力需要“融合”來促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聯合作戰。

對於聯合文化中的“共享”“融合”理念,很多來訓練基地參加過聯演聯訓的指戰員都有同感。煙臺艦艦長王展,曾多次來訓練基地參加聯演聯訓。他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反潛作戰光靠水面艦艇的單槍匹馬遠遠不行。而在開展聯合訓練之後,大家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共享來自空中、水下等各個作戰平臺提供的數據。令他感到興奮的是,每一次聯演聯訓,他們不僅能共享到“隊友”的信息和戰法戰術,還能共享到“對手”的信息和戰法戰術。這些共享,大大提高了體系作戰能力和水平。

某防空旅訓練科科長邱遒,在參加聯演聯訓後鮮明感覺到“朋友多了,路子就寬了”。他說,聯合不等於融合,以前聯演聯訓因爲“形”聯了、“神”聯不起來,就容易出現“打亂仗”的情況。在邱遒看來,融合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分關把口,才能聯合起來把一件事情做好。

對於“融合”的理解,某戰區參謀樑志忠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法:在聯演聯訓中碰到問題時,大家吵幾句,慢慢就互相熟悉了,關係就變得融洽起來,最後就變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空軍某部參謀左一敏說得更直白:“融合就是要讓大家不僅手牽着手、腳步跟着腳步,還要腦袋連着腦袋,逐步養成埋在骨子裡的默契。”

在構建聯合文化的實踐中,該訓練基地領導們都有一個共識,聯合文化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訓練基地的聯合文化建設剛剛完成“啓蒙”,才進入起步階段。雖說訓練基地是一個“熔爐”,但不能承包聯合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單靠幾次淬鍊也難以形成完全意義上的聯合文化。只有在聯合訓練基地“催化劑”作用下,把聯合訓練基地看作聯合文化培植的“驛站”,再在長期的實戰化練兵中千錘百煉,不斷強化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最終才能形成聯合文化的自覺。

在聯合訓練基地採訪的日子裡,我們如沐一場聯合文化的春風。春天的訓練基地,繁花似錦。鮮花先於碩果。各種花兒已悄悄爬上了枝頭,碩果累累的金秋離我們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