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戍邊東極報春暉

東極哨所官兵組織摩托雪橇和執勤分隊進行戰術演練。李寶成 攝

堅持抓好黨的理論武裝,弘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爭做“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堅持以執勤訓練爲中心,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堅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增強連隊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嚴格部隊管理,確保部隊安全穩定。

黑瞎子島,位於中國版圖最東端,最早把陽光迎進祖國

霜降時分,越過黑土地、穿過白樺林,我們來到駐守在島上的北部戰區陸軍邊防連。

一座巍峨的哨樓,矗立在連隊一角。陽光下,哨樓上,“東極哨所”四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在這裡,一組組具有特殊含義的數字讓人感懷:國旗臺二層底座面積10.14平方米,銘記2008年10月14日我軍登島接防的歷史性時刻;哨所的臺階是171級,代表黑瞎子島我方171平方公里的國土……

在這裡,一張張具有特殊意義的照片令人感動:統帥的關懷、升旗的儀式、巡邏的瞬間……對連隊官兵來說,四季輪迴,東極的一草一木,是他們眼裡最美麗的風景;東極的一點一滴,是他們心中最深情的回憶。

聆聽“春天的故事”,品味溫暖的感覺――

那是島上一年中“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

2016年5月24日,習主席來到駐守在黑瞎子島上的該連,看望連隊官兵。在東極哨所30米高的哨樓上,習主席察看執勤設施,詢問執勤情況,在觀察情況綜合登記本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並同兩名哨兵合影。

四級軍士長張立亮,就是其中的一名哨兵。作爲首批登島駐防部隊中的一員,這位老兵告訴記者,習主席在連隊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烙進了他的心裡。

“習主席說,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一直惦念着你們,大家辛苦了。”憶起當年幸福的情景,老兵仍然心潮澎湃。

雖然東極的春天倏忽而過,但這一段“春天的故事”一直在連隊傳揚,如春暉般溫暖着官兵的心。

近5年來,連隊總結“讀記悟議答”五步學習法,探索出“課程化組學、通俗化講學、常態化幫學、個性化自學、網絡化助學”的路子,讓官兵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理想信念更加堅定。

“春天的故事”,煥發東極衛士強軍事業的激情。

近5年來,官兵牢記習主席“發揚以島爲家、艱苦創業精神,忠誠履行戍邊職責”的囑託,在提高邊防部隊信息化水平、提升執勤訓練質效上不斷探索,以巡邏執勤爲中心的各項工作走在旅隊前列,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思想走上戰位,行動才能勝任戰位。”時任連隊指導員的張欣鵬,談及連隊喜人變化,不由心生感慨。這幾年,他個人也在成長變化――3年前作爲軍隊基層代表參加了黨的十九大,如今已是連隊所在營教導員。

傾聽“夏天的故事”,感受作風的頑強――

哨樓一側的白牆上,有一條標記1.4米的紅線,那是當年洪水漫過的最高位置。

“東極的夏天,對官兵來說,是一個真正的考驗。”張立亮體會頗深。

那一年,黑龍江暴發洪水,三面環水的黑瞎子島幾乎被淹沒。然而,連隊官兵始終堅守在島上。水退了,島上變成沼澤,張立亮和戰友們拄着柺棍,邊試探邊巡邏,保證邊境管控任務不間斷。

“入夏後,島上瞎蠓成羣、蚊蟲肆虐,很多人皮膚被叮咬得紅腫潰爛。”關於夏天的點點滴滴,中士劉振偉記憶猶新。

那一天,劉振偉和戰友執行夏夜潛伏任務。不知何時,他的嘴脣被蚊蟲叮咬。回到連隊時才發現,嘴脣已腫得像香腸一般。

“別人的腳下是路,我們的腳下,是神聖的國家主權!”連長房利偉說,炎炎夏日,除了洪水與蚊蟲,還會有其他的考驗。

一次,房利偉去連隊下轄的通江口哨所查勤,發現腳踝剛受過傷的四級軍士長李猛,忍着高溫與疼痛,一直保持軍姿環視着界江

“這裡距離國界線很近,我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祖國的形象。”李猛這樣理解。在這個連隊,“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官兵的自覺行動。

靜聽“冬天的故事”,感悟考驗的風霜――

白雪皚皚,寒風呼嘯。

冬天,黑瞎子島的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攝氏度。

在極寒天裡站崗執勤,在巡邏路上戰風斗雪,是東極衛士的必修課。

戰士韋洽標,老家在廣東普寧。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從未見過下雪的自己非常興奮,在雪地裡打個滾,感覺很過癮。

但是,韋洽標很快發現,大雪給他們帶來的,更多是考驗。“一下雪,一颳風,巡邏路就會被封堵。”

冰封雪阻,擋不住東極衛士衝破險阻完成任務。

一年冬天,大雪接連下了一個星期,一米多厚的雪將駐島官兵“與世隔絕”。挖雪、鑿冰、開道,大家在冰天雪地中苦戰三晝夜,硬是打通了封凍的雪道,使島上補給恢復暢通。

冰封雪阻,擋不住東極衛士從嚴治軍刻苦練兵。

“冬季,我們採取‘室外耐力’+‘室內力量’的訓練新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地下一層的健身房裡,連長房利偉指着正在訓練的一名戰士介紹說,“這是中士劉吉滿全旅有名的‘散打王’,既是我們的訓練標兵,也是經驗豐富的‘兵教頭’!”

房利偉高興地告訴記者,邊防部隊調整改革後,執勤訓練更貼近實戰需求。近年來,連隊不僅被戰區評爲“海空邊防工作先進單位”,還有11人在上級比武中取得名次,3人被評爲“邊境執勤能手”。

細聽“秋天的故事”,體會收穫的幸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登島的第二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躍出地平線,整個小島變成了五彩斑斕的世界:綠色的松樹、金色的楊樹、白色的樺樹,還有色澤渾黃的烏拉草……

官兵告訴我們,東極哨所“秋天的故事”,既有眼中美輪美奐的獨特風景,更有心中沉甸甸的幸福收穫。

對下士羅銳來說,“秋天的故事”是從不愛運動的“網癮少年”到全旅第一“軍體之星”的逆襲。

習主席視察連隊後4個月的那個秋天,來自四川的羅銳入伍。從祖國西南到神州東極,跨越了3000多公里。

踏上黑瞎子島的那一刻,羅銳感受到一份至高的榮耀,當時就下決心要當一名好兵!然而,第一次參加體能考覈,他在全連“墊底”。

“突破極限才能挑戰無限!”羅銳沒有輕言放棄。在今年旅“東極衛士杯”比武中,他用一連串的數字刷新了大家對他的認知:單槓卷身上做了81個、3公里武裝越野成績爲10分50秒,一舉贏得體能第一名。

對四級軍士長任光福來說,“秋天的故事”是改革創新理念邊關生根、給邊防工作生活帶來的變遷。

這個秋天,“智慧邊關”建設如火如荼。

在指揮情況室,任光福輕輕拉動操縱桿,轄區內的圖像即時呈現眼前。改革創新,爲管邊控邊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新型“揹負式終端”,具備提供數據、傳輸影音等多項功能;新投入使用的光纖防越境報警系統,可以接收攀爬、踩踏等越界行爲信號,還能實現精確定位……

這個秋天,“綠色邊關”成果有目共睹。

陪伴任光福10多年的“老夥計”――燒煤鍋爐正式下崗了,取而代之的是綠色節能的電鍋爐,用手機就能遠程操控,既清潔又方便。“現在,烏蘇大橋和景觀大道通車了,新修的防洪大壩即將竣工,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緊鑼密鼓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在島上的方方面面。”在他眼裡,今年的秋天,滿是新變化帶來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說起“綠色”,記者發現,島上最爲常見的植物是烏拉草,渺小、根深、生命力頑強。

當年,黑龍江支前模範們穿着烏拉鞋,冒着槍林彈雨,爲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將士們送去支援物資。

如今,恣意爛漫、伏地而生的烏拉草,用穿越四季的生機與堅忍,默默陪伴着戍邊東極的衛士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記者眼中,東極衛士與烏拉草何其相似,他們一個個、一茬茬,根與根相連、手與手相牽,緊緊依戀着神聖的疆土,紮根在祖國的最東端,成爲邊關最動人的風景。

採訪結束之際,正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之時。振奮人心的國家遠景規劃、清晰具體的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戰略擘畫,再一次點燃哨所官兵衛國戍邊、爭當“東極之星”的壯志豪情。

離開黑瞎子島時,又見一輪朝陽噴薄升起。

哨所門前,一尊巨大的日晷靜靜沐浴着金色的陽光,莊嚴而神聖。純銅色的指針,就像東極衛士的心,指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