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不止於娛樂,更關乎成長與教育

近日舉行的“英雄聯盟電競嘉年華2020”線下活動吸引了衆多電競迷。本報記者 陳龍

昨日,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腳下見證了一場電競迷的盛宴。氣勢磅礴的遠古巨龍雕像旁,市民們挨個有序合影留念。這條“巨龍”是《英雄聯盟》愛好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遊戲形象之一,專爲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打造。對於電競迷們而言,此行還有更重要的目的——通過設立在雕像兩側的巨型屏幕,共同見證昨夜在兩支中國戰隊間展開的S10半決賽。最終,SN戰隊以3比1擊敗TES戰隊,將在10月31日於上海浦東足球場舉行的決賽中與韓國戰隊DWG爭奪冠軍

這場一波三折的“LPL(中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內戰”,話題性之強烈、戰況之膠着、氛圍之緊張,令觀賽現場不時被歡呼聲與掌聲所環繞。這自然是多數愛好者爲電競着迷的原因,卻並非電子競技全部魅力所在。在其非凡的娛樂性之外,其實蘊涵着時常爲人們所忽略的教育價值與精神內涵。電子競技產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見證了一代代電競從業者與電競迷的成長。

從誤解中走出,電競不是“洪水猛獸

2008年5月的一個平凡上午,北京奧運會開幕三個月前,電競圈發生了一件大事:作爲公認的中國電競第一人,李曉峰手捧奧運火炬,奔跑在了海南的街頭。這位在《魔獸爭霸》賽場創造諸多成就的傳奇選手,是不知多少國內愛好者電競夢的起點,其“奧運火炬手”的身份也因而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在部分圈內人士看來,這是社會逐漸接納電競的標誌性事件,儘管那時電子競技仍被不少家長視作“洪水猛獸”,一次又一次地與“網癮”“不務正業”等消極詞彙聯繫在一起。

早在本世紀初,電子競技就已是國家體育總局所承認的正式體育項目,但直至去年,電子競技員才被人社部列入了職業名錄。除了社會理念的發展,這一漫長的改變能夠發生,多少也得益於外界對於電競的逐步瞭解。隨着電競選手的真實生活被越來越頻繁地展示在公衆面前,人們驚訝地發現,過往對這個行業的刻板印象多少有些被妖魔化了。

一羣從百萬甚至千萬人中脫穎而出的天賦選手,經歷了半軍事化管理環境下的枯燥訓練後,與其他團隊成員磨合協作,向着冠軍夢發起衝擊。這樣的勵志故事並非傳統競技體育項目的專屬,在電子競技的世界裡同樣一遍遍地發生着。簡簡單單的一句“會打遊戲”,涉及的方面其實遠超旁人的想象。從手眼協調性、反應神經、位置感,到抗壓能力、心理素質,是每一位站上S10舞臺的頂級選手所共有的天賦,是電子競技讓他們找到了自己身上那原本或許不易發覺的閃光之處。

每一段關於奮鬥的故事,都不可避免地有着殘酷的一面。在S10開賽前多傢俱樂部探營視頻中,其實就已能感受到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每位選手的背後都單獨坐着一位教練,時時刻刻關注着屏幕上瞬息萬變的比賽局勢,一來是爲選手提供指導,更重要的則是監督選手不能有絲毫鬆懈。儘管只是一場普通的訓練,儘管在千百次枯燥的重複動作中,片刻的倦怠幾乎不可避免,這羣職業選手卻在極力避免着這一切的發生。沒有人的成功只是因爲偶然,就像李曉峰在描述自己生活時所言,“不是在反覆覆盤看比賽錄像,就是在尋找水平相近的選手一同訓練。”

爲應對S10那幾乎不亞於任何傳統體育賽事關注度心理醫生團隊已成不少職業電競俱樂部的標配。考慮到明星選手在青少年羣體中的巨大影響力,在公衆場合行爲與措辭的管理是頂尖電競選手的必修課。爲了讓職業選手在短暫的電競生涯過後能有更好的出路,已有部分俱樂部提前爲選手進行電競之外的技能培訓。這套日益成熟的體系,與人們認知中的傳統體育行業極爲相似,也是電競一步步走向職業的絕佳例證。

見證一代人成長,教育價值爲外界低估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也就是李曉峰成爲奧運火炬手整整十年後,電競圈迎來了又一歷史時刻。雖然在這屆亞運會上,電競還只是表演項目,關注度與話題性卻不輸任何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國隊奪得《英雄聯盟》冠軍之後,以UZI(簡自豪)爲代表的職業選手們眼含熱淚、手捧國旗站上領獎臺的畫面,也已成爲令中國電競人回味悠長的美妙回憶。

在此之前,職業電競選手幾乎只參加商業賽事,但他們渴望爲國效力,也渴望身份認同。這也就是爲何上海市電競協會推出電競運動員註冊制時,會在業內掀起如此大的反響。“當你真正代表國家去出戰,看着臺下觀衆手裡拿着國旗,而不是俱樂部的旗幟,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感覺。”對於亞運會,UZI如是回憶。這段採訪當初被電競迷廣泛討論,被談及最多的話題就是這位明星選手在踏上職業道路後的蛻變。

人們總是擔心高薪與全社會的關注,會讓本就偏低齡的電競選手陷入迷失。事實證明,只要引導得當,電競也能給予青少年教育與成長。僅僅本屆S10,就已留下了太多令人感動的瞬間:爲不辜負隊友的努力,腰傷日益嚴重的DRX戰隊選手Deft依靠止疼片堅持訓練,已是24歲“高齡”的他以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方式完成了職業生涯謝幕;當LGD在備戰S10的過程中遭遇訓練賽對手“爽約”的突發狀況,向強隊WE戰隊求助時,這位曾經的對手只回應了一句簡單直白的 “WE已經就位”;在SN戰隊躋身四強後,在父親支持下走上職業道路的選手BIN動情地說:“現在只想說,感謝我的父親,兒子沒讓你失望吧?”

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不辜負團隊努力的責任心、爲國效力的使命感,以及追尋夢想道路上不懈的奮鬥,這些蘊藏在傳統體育項目中的教育價值,電子競技也同樣擁有。當全社會都在熱絡地討論着電競產業的蓬勃、電競賽事的影響力時,人們卻常常忽略了,其實電競也能成爲一種教育,也能積極地改變人的一生。(記者 謝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