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可循環嗎?教育部回覆

(原標題教材循環嗎?教育部答新京報:多問題困擾政策落地,將研究改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教材可以循環使用嗎?12月24日,教育部在發佈會上就“教材循環”問題迴應新京報記者稱,這種做法在理念上是先進的,但調研發現,此前下發的教材循環政策在試行後還需多方面改進和完善,包括教材修訂、不適應學習習慣印製質量等問題,接下來將進一步研究改進措施

“‘賣了一麻袋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定價1000多元的書,10多元就賣給了廢品站’……”近期,一則《教材浪費驚人:全國教材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的報道,讓“教材循環使用”話題受到社會關注,登上微博熱搜。

“這幾乎是所有學校老師孩子家長關心的一個問題。說實在的,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們很長時間。”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坦承。

據悉,2007年12月份,教育部和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教科書免費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意見》。申繼亮表示,根據該意見,2008年春季開始建立了部分國家課程教材循環使用的制度

具體而言,小學涉及教材循環的課程主要有4門:科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初中也是4門:音樂、美術、體育健康、信息技術。怎麼循環呢?每年補充三分之一新的教材,三年一輪。

申繼亮表示,這個政策實施以後,應該說從理念上是先進的,提倡節約、提倡資源的保護。但從現實操作上,還有一些困難和問題。社會上就形成了兩種聲音,一種認爲理念很先進,應該做;但另一種認爲政策需要完善,特別是“兩會”代表也有提出來的,應該停止循環使用。

“我們組織專家組,對全國幾個省市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座談,召開了學生教師、家長座談會。”申繼亮介紹說,通過調研,還有“兩會”代表的建議提案和家長來信,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部分循環教材內容更新較爲頻繁,導致同一課程教材出現不同版本、不同內容的情況,增加教師授課難度,影響教學質量。“比如今年用的舊教材,明年發了1/3的新教材,那一個班上用的教科書內容就不一致,同一個班的同學就可能拿到不一樣的版本。”

第二,使用循環教材,學生無法課本上進行筆記和標註,跟現在的學習習慣不太一致。再有,各地和學校普遍採用上課發書、下課收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課後複習和預習。

第三,根據一線反映,大家認爲音樂、美術、體育這些學科教學是小三門,不受重視,現在又讓教材循環,更加劇了對這幾門課的不重視。

疫情出現以後,第四個問題就更突出了:衛生問題。”申繼亮表示,教材循環是“上課發、下課收回”,下一節課發給另一個班的學生使用,疫情之後,教材的消毒問題更爲突出。即便做過消毒,也會有家長或同學不放心,還是會選擇自行購買新教材。

申繼亮指出,教材循環對學校來說也有負擔,因爲需要存放教材的場地,還需要消毒設施,以及配備專人收發。

此外,受制於印裝、限價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學教材的用紙印刷、裝訂等不能採用高成本工藝製作,循環教材使用頻率較高,很大一部分教材破損較嚴重,影響循環使用。“這些問題目前困擾着我們政策的落地。”申繼亮說。

“但是,儘管有這些困難,不少學校領導、老師還是在努力執行政策,儘可能想辦法克服困難。”申繼亮表示,將繼續收集各方面的意見,進一步研究怎麼把先進理念和現實情況有機結合起來,做好這項工作。他透露,教育部也在積極和財政部等相關部委進一步溝通、研究如何提出下一步改進措施和方案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