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要當好學校的第二課堂

“我那個小孫子才幾歲,卻有1000多個恐龍模型,有些我都叫不出名字,模型中還有很多科普元素。”1月5日,賈躍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我們認爲很高深的科學,就像這些恐龍模型一樣,其實可以變成很形象生動很具體的東西,這樣有助於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瞭解科學。”他表示,科普的最高境界就是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問題和科學追求的探索,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性

作爲中國地質博物館前任館長,賈躍明認爲,要把博物館作爲學校的延伸或者第二課堂着重於科技知識傳播傳授

“隱藏”的教育資源

2017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把博物館列入了綜合實踐活動;2020年10月,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提出要着力推動博物館教育資源開發應用,拓展博物館教育方式途徑和建立館校合作長效機制

博物館是學校的重要資源之一,但在教育教學體系建設中,卻容易被忽視。相較於傳統課堂教學,利用博物館進行教學活動,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特長,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積累和興趣培養。此外,學生能夠在更加開闊的環境中,通過更加形象、鮮明的教學資源,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知識經驗。這種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讓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因此,博物館的巨大教學價值以及獨特的教育方式是不可替代的,需要建立一套與之相匹配的教育模式,把這個被“隱藏”的教育資源重新利用起來,完善當代教育體系。

深圳生物博物館館長傅曉平告訴記者,該館與深圳南山區學校開設博物館課程,打通課內—課外、學校—社會、中小學—高校的學習壁壘,以學生立場、生活視野故事表達爲理念,線上與線下融合,虛擬與現實交錯,讓學習在自主實踐中真實發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圍繞博物館的古生物資源,他們還開發出有着博物館特色歷史、藝術、地理、生物、科學、外語等課程,並利用微信小程序等開展體驗式、項目式學習,形成“博物館+”的新課程形態。

“最近我們學院新引進了一位年輕老師,他說他在小學的時候就聽過我的講座,這讓我十分感動,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做的東西是有意義的。”談及自然博物館的教育,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龐虹想到了這個鮮活例子

不能忽視大學生羣體

龐虹認爲,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不僅要面向中小學生,大學生羣體也不能忽視。“我現在把它作爲第二課堂來打造。學校有第一教學樓,第二教學樓,第三教學樓,校長說這裡就是第四教學樓。也就是說,一些相關的基礎課程以後要放到博物館來上。”龐虹說。

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院長金幸生對2017年以來的“恐龍大復活”“來自星星的你”“流光溢彩”3個特展進行分析發現,並不是投入多、內容多就能吸引學生,恐龍等古生物主題更受喜愛。

總結認爲,自然博物館要吸引人,不僅要展品有特色,標本數量多,還要有故事,展覽也要接地氣,能夠與學生互動、接觸,通過文創等方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並愛上自然科學。

傅曉平建議,國家應該在博物館體系建設和博物館功能宣傳上,將青少年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針對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應更平實、更豐富、更靈活,使博物館真正成爲傳統教育的理想場所和第二課堂。

同時,博物館必須適應變革,實現社會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播教育使命。加強博物館在教育育人、塑造人,以及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作用和地位,爲民族的復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發揮巨大的正能量。(記者 張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