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外國語學校平原校區“思悟課堂”:讓課堂成爲思維增量的場域

爲思維而教,爲素養而育。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記者 褚清源

那天聽完一節課後,五六名學生留下來與記者座談。話題從剛剛結束的一堂課開始,在描述理想課堂的樣子中結束。

“挑戰權威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爲權威。”

“慢即是快,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們不做‘小鎮做題家’,我們要學習‘專家思維’。”

“我們從做題人成了出題人,還可以參與老師的評課,我們要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

“好課堂是孔子與他的弟子智慧對話的樣子。”

這樣的座談顯然是一種高峰體驗。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總能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也拼出了他們理解的好課堂的畫像。

記者走進的是河南省新鄉市平原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平原校區),這所初中走過9年、高中只有6年辦學歷史的完全中學,課堂改革已經完成了一次落地轉化、兩次迭代升級。

思悟課堂

放大學生獨立思考

從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到平原校區擔任校長,儘管有鄭外集團校“六統一制度”和“三共享原則”的支持,即堅持教學安排統一、教學評價統一、質量分析統一、校本教研統一、教育科研統一、質量考覈統一,遵循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優質師資隊伍共享、優質科研成果共享,但周劍深知擺在發展面前的問題相當棘手。

社會對這所學校期望值很高。建校之初,這裡的教師隊伍平均年齡不足30歲,用周劍的話說“除了缺乏經驗,其他都不缺”。

新建學校有劣勢,也有優勢,在周劍看來,優勢就是沒有包袱。新教師多,只有在課堂上尋求突破,才能抓住“牛鼻子”,這既能保障教學質量,也能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於是,他們把抓教學和抓成長兩件事變成一件事來抓,課堂改革成爲這所新建學校起步的基點。

2010年,周劍還在鄭州外國語學校做教務主任時,他受時任校長毛傑的委託曾做過一次學生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希望的課堂是什麼樣的”,來自學生的反饋儘管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明顯是共識,那就是課堂中教師的講授太多。講得太多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得不到保證,還會影響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

最終基於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激活學生思維這一追求,鄭州外國語學校確立了“思悟課堂”體系。其基本流程是“自思自悟—展思糾悟—促思助悟—反思明悟”。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思悟課堂嚴格控制教師每節課的講授時間,給學生留出充分自學、練習、反思、整理的時間。

思悟課堂突出了學習的本質、瞄準學習的核心要素和關鍵要素,重點關注了學生思的問題、思的機會、思的狀態、思的經歷、思的方法、思的習慣、思的效果,讓學生的思考成爲完成教學任務的主渠道。

課堂教學是爲了“讓一個人擺脫對另一個人的依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學生儘快“獨立”,從而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在周劍看來,“獨立”的標誌是讓學生學會思考,提高思維能力,改善思維品質,達到自解自悟。

爲了讓思悟課堂快速落地,學校一方面組織專題培訓,一方面通過舉行思悟課堂論文大賽和教學設計大賽,引導教師把理念和理論學習逐步轉化爲常態下的自覺行動。

問題總是與改革相伴而生的。面對清一色的新教師,他們藉助思悟課堂這一柺杖漸漸讓課堂從無序走向了有序,但與期待的課堂樣態和教學效果還相去甚遠。

通過問題梳理他們發現,思悟課堂的“形”有了,但課堂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少有不同觀點的碰撞和質疑,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實踐策略模糊、思維力提升不夠、觀課評價不具體等問題。

他們不斷自我追問:思悟課堂承載的核心理念到底落實了多少?需要鎖定哪些問題加以突破?

最終他們把問題聚焦在了“淺表學習和思維進階”上;學生學習中的“潛意識”明顯暴露不夠,特別是“相異構想”顯現不夠;許多教師僅僅告訴學生什麼是正確的,很少關注在這些問題上學生是怎麼思考的、思考到什麼程度。

於是,周劍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思悟課堂落地後的第一次迭代。

思維導學

繼續向思維深處掘進

周劍至今還記得,5年前在深圳的一次會議上,他遇見了時任清華大學附中校長助理房超平。房超平在這次會議上分享了他的“思維導學”課改成果,其中很多做法都直擊了周劍在課堂改革中遇到的困惑。

兩個人的一番促膝長談,讓同樣關注思維提升的思維導學與思悟課堂鏈接在了一起。

思維導學強調目標導航,要求目標能“說得清、看得見、摸得着、有層次、有挑戰、有激勵”,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跳起來能夠摘得到的‘桃子’”。它同時強調整體學習和關聯學習。

按照房超平的解讀,整體學習體現在三個方面:基於單元(章節、模塊)的整體學習、基於概念體系的整體學習和基於現象理解的整體學習。這種“編織知識的大框架”“先見森林再識樹木,先建構房子主體,再考慮房子局部裝修,先建立知識的整體框架,再聚焦關鍵問題”的整體學習,與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圍繞一個個具體知識點展開的教學相比,更容易讓學生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對知識點的整體感知,實現書本“由厚變薄”。

而關聯學習則建立起新知與舊知、概念與概念、知識與知識、理想與現實、本學科與他學科、你和我、大家與彼此、現實與未來的聯繫,幫助學生構建網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高質量的學習背後,一定站着優秀的教師和高質量的教學設計。“好課是學生學出來的,也是教師設計出來的!”周劍一直信奉“課比天大”。重視課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也要關注教師的“教”。這一時期,學校組織學科組分課型研討本學科“單元建構課”“概念課”“習題課”“單元複習課”“試卷講評課”以及“語文讀寫結合課”“英語詞彙課”“英語讀寫結合課”“理科實驗課”等課型。

這些成果的研發得益於學校跨學科和跨學段聽評課制度的建立。校長助理李暉告訴記者,學校以“課堂觀摩”爲抓手,由教務部門組織定期開展初高中學段聯合教研,探索初高中教學的有效銜接。同學科、不同年級、不同學段的教師在一起,圍繞擬定主題進行討論,釐清初高中學段學科教學目標任務、大概念問題、教學策略、評價標準等,認知初高中學生學習心理特徵的差異及對策等。

與跨學段教研相呼應的是跨學科教研。過去的跨學科教研是教務部門組織的學科組長教學研討會、質量分析會。如今的跨學科教研讓文科教師聽理科教師的課,嘗試運用理科思維教文科,讓理科教師聽聽文科教師的課,在理科教學中利於培養髮散思維、凝練學科情感價值等。

學校定期組織教師跨學科觀課研討,每週全體中層幹部聽3節課,然後從不同視角評課,這些都給教師提供了成長平臺。語文教師趙先峰觀了一堂英語課後說:這樣的跨學科觀課“別有洞天”,讓我這個語文老師眼界大開。

真正讓教師看見變化的是來自學生的課後反饋。過去的課後反饋大多是通過作業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如今,每節課後教師會隨機找3名不同層次學生,讓學生就“這節課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環節?這節課收穫最大的是什麼?如果想讓這節課更好,你會給老師提哪些改進建議”等三方面參與到課堂評價中,這已經成爲一種教研製度。這一系列的制度創新,極大激發了教研活力和課改活力。

“5C課堂”

讓課堂再開放些

這是一堂由學生全程主持的歷史課。圍繞洋務運動,高一(1)班學生以“課堂上的百家講壇”形式展開學習。

5個小組的組名就頗有創意,分別是“人民當家作組、有請下一組、風雨無組、皇親貴組、騎士與公組”。這節課既彰顯了歷史課的魅力,也展示了學生蒐集史料的學習力。用學生自己的話說,這節課“質疑環節”最激烈,“展講環節”最精彩。

“人民當家作組”以“劇本殺”的形式,“風雨無組”則通過穿越的方式還原了一段歷史。每一個小組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歷史學習,表達各自的立場和觀點。

這堂課接近尾聲的時候,“風雨無組”孫振博的一番反思贏得了同學和聽課教師的掌聲。他說:“爲什麼我會認爲李鴻章是千古罪人?明明之前我從未具體瞭解過他,只是以前刷到過相關視頻!爲什麼我未經思考就盲目跟風,草率地貼上這樣的標籤?這個扁平的標籤真的能概括一個人的一生嗎?李鴻章尚且有標籤,那些沒有標籤、被人遺忘的小人物呢?我們似乎只將歷史當成一個靜態觀察的對象,而不知道歷史中的每一個人物也曾迷茫過、絕望過、拼搏過、吶喊過。”

這堂課結束,執教教師賀鵬麗說:學生的表現超乎想象,從拋出問題到今天上課,他們一共準備了9天。過去的一週時間裡,學生有時候晚上11:30還跟我討論其中的細節。“其實,今天的展講只是結果,學習早已在這堂課開始之前發生過了”。

課後座談中,學生黃思遠說,他們做的第一版課件只是知識的填充,然後又推倒重來,一共做了三個版本。與他一樣,劉茜最初接到任務都是懵的,她說他們小組的夥伴都不知道怎麼呈現,是展示歷史的厚重感還是輕鬆幽默,會不會失真,“但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談到這樣的課堂,郭佳榮說:我們是在換一種方式學習歷史、講解歷史,在這樣的學習中讓我認識到,對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不能輕易下一個結論。

這節長課時的歷史課,時長一個半小時。作爲思維導學的升級版,這樣的課堂被稱爲“5C課堂”。所謂5C,即溝通-Communicaton、協作-Collaboration、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複雜問題解決-Complex Problem Solving等5個關鍵能力的英文單詞第一個字母的大寫。5C課堂是由學生主持的學科活動,屬於長程學習,9大學科都有,每學期1—2次,圍繞單元設計大問題,讓學生帶着研究的思維投身學習。

“這樣的課堂是對常態課的有益補充。依託5C課堂,我們是爲了進一步解放——既解放教師,也解放學生,發現學生的更多可能性。”周劍說,這樣的課堂更開放、更綜合,一旦讓學生成爲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的主體,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框架、整理思維路徑、多種形式呈現思考成果,那麼思維過程則更加清晰、更有條理,課堂生成也更多。

“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會創造出令人驚歎的精彩。”英語教師賈培培說,“挑戰的忐忑、團隊協作的感動、創造的驚喜、未盡的遺憾都將成爲師生未來教與學的寶貴經驗。”

5C課堂意味着課堂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型。“課堂不能只爲考試而存在,成爲訓練知識的場域,它還要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周劍說。

記者手記

改造侷限性 創造可能性

褚清源

一天,校長周劍剛推開辦公室的門,就看到地上有一封信。這是一名高三學生寫來的信,信中直言,高三的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內容依然過多,學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時間不足,與學校的“思悟課堂”理念背道而馳。建議老師能在課堂上進一步放手。

收到這封學生來信的那一刻,周劍便再次加固了一個認識:學生是課改最大的支持者。一路走來,傾聽來自學生的聲音,讓學生參與評課,讓學生作爲課堂改革的建設者,學校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樣的努力。

課堂改革從來不是由A到B線性演進的,也不是“一試就靈”,一改革就可以一勞永逸的。周劍深知,改革不可能速成,它是漸變的,而非突變的。改革也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一定程度上說,堅持課改比啓動課改更難。

儘管有困惑,有反覆,但在周劍這裡,問題纔是課改的朋友。只有不斷髮現問題,纔可能避免在既有的困境中漸行漸遠;只有不斷髮現學校發展中存在的侷限性,然後去改造侷限性,才能創造可能性;只有當變自身的侷限性爲可能性的時候,課改的道路纔會更加廣闊。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龍寶新在調研了該校的課改經驗後認爲,該校走出了一條理念開路、教研探路、範例引路的系統化課改之路,走出了一條專家引領、教師爲本、學生主體的共同體協同改革之路,走出了一條跨學段、跨學科整體聯動的“大課改”之路。這一評價很中肯。一所學校的領導團隊只有站在更高處審視,才能走出這樣的“大課改”之路。

9年來,思悟課堂經歷了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教師教學實現了從“重知識”到“重素養”的轉變,學生學習實現了從“重學會”到“重會學”的轉變。一路走來,從思維導學到“5C課堂”,學校課堂改革的方向始終沒變,那就是“爲思維而教,爲素養而育”。如果說思維導學是思悟課堂深化的推進器,是解決教學難題的催化劑,那麼5C課堂則是一座橋樑,連接了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鴻溝。在5C課堂上,教師成了編劇和導演角色,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顯然這樣更加開放的課堂釋放了學生學習的創造之美。

5C課堂給教師帶來諸多驚喜之外,當然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那就是當課堂開放之後,來自學生的質疑、追問,教師是否能接得住,這既是對教師知識儲備的挑戰,也是對教師是否敢於示弱的考驗。蕭伯納說:“我不是你的教師,只是你的一個旅伴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這可以作爲5C課堂下教師直面挑戰的態度。

“儘管我們在努力開放課堂,但一旦進入日常課堂,都會被枯燥的知識、嚴肅的答案所圍困。”周劍說,“5C課堂讓教和學更開放,我們也是在用5C課堂對衝那些還不敢放手的課堂,給學生拓展更大的自由度的同時,確保課改不會在考試中敗下陣來。”

變革是一項常變常新的旅程。周劍說,當下課堂改革新的拐點已經到了,那就是數字化時代,課堂教學必然迎來一場新的變革。

周劍坦言,他的團隊已經準備好了!

這樣的底氣和勇氣便來自課改的饋贈。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別忘了【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