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兩岸都要跳出社羣的蠶房

2019農曆春節將到,兩岸家家戶戶都在忙着迎接豬年。豬生肖代表豐衣足食、百花盛開;新年則是家庭家族團圓的大日子,然而,一談到統獨,一談到藍綠,許多人卻跳不出社羣蠶房,那怕是相識的親人

臺灣新的縣市長上任一個多月了,但大家仍然陷在浮浮躁躁的選戰氛圍中。人們躲在各種網路社羣的蠶房裡,看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也摒棄所有不喜歡、不熟悉、不認同的訊息社會尖銳對立的藩籬依舊高築。月前,一個麪包師父吳寶春的上海開店卻引發臺獨或九二麪包爭議風波剛平靜,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丟出的一國兩制最近又掀起一陣陣不同社羣情緒化的相互叫陣,是其中事例

社會對立藩籬依舊

選擇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它其實也是人類由此而懂得溝通的泉源。選擇的智慧和價值在於它有不同、有相同、也有異中求同及和而不同。這好像很難懂,其實做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知道給不是唯一的選項經濟事務如此,政治也可以如此。諾貝爾和平獎給的就是懂得選擇和選項的智者仁者

什麼是社羣蠶房?它是美國學者桑斯坦在《訊息烏托邦》書中提出的。講的是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公衆往往只是注意到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訊息。久而久之,人們像蠶螢一般將自己桎梏在小小的蠶房中,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和自己想法相符合景象聲音

社羣蠶房引發的第一後遺症是,人們把謠言當成事實,把偏見當成真理,進而拒絕傾聽任何不同的聲音,不願意接受其它不同觀點的意見。九合一競選期間,席捲全臺的動輒數萬人政見發表場景,以及各種同鄉會聯誼會或社羣網站內規也紛紛變成謾罵異己屏障

其次,從社會層面看,社羣蠶房容易讓人掉入孤島困境,失去從不同立場去理解別人的認知,也丟掉與別人共情同理心和同情心,嚴重限縮了開放、包容、理性的公共對話空間,從而喪失了大家在不同的爭議中達成共識的機會。可怕的是,一些意識型態差異稍被激情觸動就很可能演發成爲撕裂或分化社會的火藥庫

另外,從個人角度看,社羣蠶房所帶來的片面、大量、隨時可得的資訊,更讓許多的人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在碎片化的爆炸訊息的當下社會,在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人們決勝的關鍵不僅是在知識的多寡和勤奮的程度,更在於是否具備深度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大家花在手機資訊的時間愈來愈長,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卻愈來愈差,也是它的後遺症之一。

社羣蠶房的另一後遺症是它裡面充斥着贏者更想通吃、輸者更加怨懟的理盲濫情現象。人們都不願跳出訊息的蠶房,成天躲在意識型態的小圈圈裡自我催眠或相互對幹!

世界已經是全球

世界已經是全球村,兩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政治是政策的選項,要經過相當時間的協商。每天的經濟、生活、工作、朋友和家庭纔是長長久久和真真實實的持續。

快些跳出社羣的蠶房吧!讓自己的情緒回覆到日常的正軌,別再隨着自己篩選的訊息而心情起起伏伏了,未來還存在着許多的轉變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及擁抱呢!

(作者爲芬蘭Aalto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