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74年仍走不出悲情的228

臺北市長柯文哲28日出席228事件74週年紀念會。(黃世麒攝

74年的時光足夠三代人作傳承,但對於「臺灣228事件」來說,仍然是悲情仇恨多於寬恕和慈悲。受難者家屬之一的臺北市長柯文哲率隊一日北高鐵馬行,呼籲大家汗水代替淚水,卻遭政治人物不同抨擊可見端倪

正義精髓是慈悲和寬恕;轉型真義昇華前膽

每年我們紀念228事件,最大的意義是爲轉型正義找到正確的道路,揚棄政治算計的口水歷史是一個嚴肅的探真的過程釐清這段被害和加害的歷史,清楚228事件爲何發生?受害者身家性命如何受到嚴重的傷害?後續的系統性侵害人權政治體制又如何建構運作?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如何真正建立國家「自由、民主和人權」普世價值的體制。這是一件跨黨派的民主政治工程,也是臺灣價值的所在。

「理解過去最好的方法是現在去做對的事。」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說的對。歷史不容曲解,正義不容漠視權力也不容忽視。政府目前針對「228」和「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家屬,應該歸還他們的財產和傷害的補償要加快執行。同時,不論那一個黨執政,都應該呼籲全民忘記仇恨,走出傷痛,相互和解,彼此包容,攜手迎向新生

正義不是高唱被害者提款機,轉型也不是執政者變形蟲。面對過去的228和白色恐怖,我們應該不分族羣性別、年紀和黨派,也無論從那裡來到臺灣,都願意一起爲「正義的慈悲」和「民主的謙卑」一起努力,理性梳理這段陰暗的過去;平心靜氣,走出歷史的傷痛;珍惜現在,放眼未來,邁向國家和社會自由民主健全發展的新旅程

義大利歷史學者斯伯格說,歷史學者對於古人醫師對於今者,都擁有醫治義務。社會應該樂見柯文哲從醫師和市長的立場踏出228的新一步。

75年,足夠一個人養成慈悲和謙卑的智慧。明年,2022年,很好的成雙成隊吉祥數字,讓228不再只是悲情,也讓白色回覆無塵的真意。

作者爲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