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券商出清零售業務進行時?國開證券打包轉讓9家營業部

(原標題:國資券商出清零售業務進行時?國開證券打包轉讓9家營業部)

一家國資背景券商正在出清營業部資產。在全國範圍共有10家營業部的國開證券,一口氣就“打包”轉讓了其中9家。

16日晚間,一則掛牌項目出現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官網上——國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九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其中顯示,國開證券擬轉讓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九家營業部,資產總計17.19億元,轉讓價格約爲7295萬元。

國開證券有意出售,誰來接盤?從受讓方資格條件來看,有相當實力的券商才能入圍。上述公告顯示,意向受讓方需滿足條件有:爲國有控制券商、連續三年評級在A以上、最近一年末總資產不低於400億元、擁有證券營業部不低於50家。

券商裁撤自家營業部並不少見,但如此清倉式公開轉讓卻較爲罕見。

“比較罕見,可能和國開戰略選擇有關。背靠國企,有資源優勢,能夠拿到大項目,甩掉不太容易做出規模的零售業務,也是一種選擇。”北京某中型券商研究人士柳筠化名)對記者表示。

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口號喊了多年,券商多以賦能金融科技的形式加速轉型。國開證券爲何大舉出售營業部資產?或是走出了零售業務轉型的另一條路?

平價轉讓,9家營業部評估價值7295萬

國開證券成立於2010年底,公司的總資產、淨資本規模居行業中游。據中證協發佈的證券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排名,國開證券總資產374.86億元,在有統計數據的98家券商中,排名第45位,與華創證券資產規模相當。

不過,國開證券股東實力雄厚,其被市場熟知的一重身份爲:國開行背景的銀行系券商。天眼查顯示,國家開發銀行持有國開證券80%股份、中廣覈資本和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分別持股15%和5%。

聚焦此次轉讓,據國開證券披露信息,轉讓標的財務情況方面,9家營業部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8732.99萬元,營業利潤2634.35萬元,淨利潤2031.43萬元;截至2019年底,涉及營業部資產/負債爲17.19億元,所有者權益爲零。

據中企華資產評估,掛牌轉讓的9家營業部淨資產爲7295.77萬元,即此次國開證券轉讓9家營業部資產及權益爲按照評估價進行的平價轉讓。

分支機構分公司情況方面,截至去年底,國開證券在江蘇湖南重慶省市設有23家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南等省市設有10家證券營業部。若此番轉讓完成,國開證券將僅餘北京珠市口東大街營業部一家。

對於受讓方資格,國開證券劃定了7項標準,包括:意向受讓方應當爲根據中國法律設立併合法有效存續的境內國有、國有控股或國有實際控制的證券公司;在證監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評價中須近三年均保持A級別及以上評價;最近一年末總資產不低於400億元,擁有證券營業部不低於50家等。

同時,國開證券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當接收證券營業部的全部員工,並在與轉移員工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兩年內保證轉移員工的穩定。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末,國開證券有正式員工693人,其中證券營業部員工數量175人,佔比25.25%。

甩掉零售業務?

雖然券業頻頻有裁撤自家營業部的消息,但爲營業部尋找新買家尚屬少見。此番國開證券平價“甩賣”營業部,所因何事?

據公開報道,此次轉讓的具體範圍爲國開證券兩融業務及相關客戶,9家營業部除股票質押業務及國開行集團協同客戶、自有貨幣資金、交易席位以外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業務。

“並不是全部業務都出售,有可能是進行經營戰略轉型。國開旗下營業部數量不多,規模較小。”柳筠認爲。

9家營業部資產質量如何?數據顯示,9家營業部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8732.99萬元,營業利潤2634.35萬元,淨利潤2031.43萬元。

運行一家營業部成本如何?某中型上市券商營業部總經理林奇(化名)告訴記者,券商營業部的硬性支出包括人員工資、場所房租等,根據營業部所處城市不同,支出成本也有差異。

“一家營業部需負擔人員、房租等硬性支出,個人判斷,一家的運營成本年均在300萬左右。如果以此計算,國開的9家營業部的成本在3000萬左右,19年營業收入在8700萬左右,資產質量還可以。”林奇說。

粗略計算,國開證券的9家營業部平均一家年均收入近1000萬,利潤接近300萬。“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如果難以產生規模效應,再運行下去也會產生比較大的支出。留一家營業部還是可以保留經紀業務牌照的。”他同時認爲。

值得關注的是,國開證券業績受股權質押拖累嚴重。在2019年券商業績普遍報喜的背景下,國開證券業績表現欠佳。去年全年公司營收、淨利潤同比雙雙下降,年營收16.44億元,同比下滑13.44%;淨利潤爲-4.66億元,同比降幅達到177.70%。

“合併口徑淨利潤減少主要原因爲,2019年部分股票質押業務風險進一步暴露,相應增提減值準備。”公司表示。

接盤存在一定難度

“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已成爲券業的一句老口號。券商通過賦能金融科技,打造“智能”券商,塑造高效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加速轉型。

此番國開證券通過拋售營業部實現轉型,是否在行業中走出另一路徑?

據公開報道,國開證券相關負責人稱,根據國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於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零售業務轉型爲其新定位具體舉措之一。在轉讓完成後,國開證券仍保留了經紀業務牌照,未來將立足於新的戰略定位,重點爲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

資料顯示,目前,除10家營業部外,國開證券在江蘇、湖南、重慶等省市設有23家分公司。2019年,公司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90%。從公司其他業務發展來看,國開證券年內拿下了中芯國際的聯合承銷資格,與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等一同分享這一IPO大單

“重心不在於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重心可能在投行資管等。除了10家營業部外,分公司的業務可能集中在機構上。”柳筠分析稱。

“很難確認這筆轉讓是賺還是賠,每個公司戰略意圖不同,在這方面節省了精力,可能在其他方面發展更好”林奇認爲。

不過,在柳筠看來,交易尚存不確定性。他進一步表示,接盤國開營業部資產有較大難度,如何順利過渡、交接客戶資源等都存在一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