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傳統曲藝融合現代“說唱”展非遺之美

圖爲1月下旬,甘肅武威涼州賢孝的演出現場楊豔敏

(新春基層)甘肅武威:傳統曲藝融合現代“說唱”展非遺之美

中新網蘭州1月29日電 (史靜靜)“鄉村振興有保障,口袋裡的錢兒新嶄嶄……”1月下旬,冬日的暖陽穿過四角涼亭,一身紅衣董永虎懷抱三絃,左手輕扶琴桿右手持撥片彈奏琴絃,起調開唱新創的涼州賢孝唱段村民圍坐一圈,聽着接地氣的小曲,跟着旋律哼唱起來。

涼州賢孝,形成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是根植於甘肅武威市涼州區金昌部分地區古老而悠久的民間說唱藝術之一。它以其獨特的方言唱腔,鮮明的藝術表現方式,入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董永虎作爲涼州賢孝省級傳承人表演賢孝已30多年。涼州賢孝的表演形式爲一人自行伴奏說唱,內容多是讚頌先賢、勸人向善的故事。董永虎認爲,傳統的唱詞現在已難以引起共鳴,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與時俱進了解文化政策很重要。

圖爲董永虎(左一)彈唱涼州賢孝。 史靜靜 攝

於是,董永虎改編創作,將民衆關心熱點問題民生問題,包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疫情防護知識、風俗文化、鄰里情誼等內容,用順口溜的形式,通俗易懂的方言說唱出來,“傳統曲藝加上獨特的說唱押韻好記,便於朗誦記憶,深入人心。”

正在聽曲的陳秀梅說,大白話的涼州賢孝,讓我們瞭解更多和武威相關的文化。

近年來,董永虎接連創作《涼州賢孝唱改革》《城裡兒子鄉里娘》《唱唱農村新變化》等唱段,用賢孝獨特的方式,樸素語言道出了農民衣食住行的改變,並與當地樂班合作,由單人說唱變爲多人演唱,舞臺形式多樣化。

返鄉過年的“90後”青年楊國民聽到藝人們老曲新唱的涼州賢孝後眼前一亮,將唱段發到了網絡平臺,得到諸多網友點贊。

爲了更好地傳播非遺文化,近年來武威相繼出臺《武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所扶持獎勵實施細則(試行)》《武威市民俗文化館扶持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等政策。此外,當地通過“非遺+網絡”進行說唱直播,與網友“零距離交流利用網絡途徑讓非遺文化得到多渠道傳播。

如今,在當地官方的幫助下,董永虎開辦了涼州賢孝傳習所。“希望更多人發現非遺之美,瞭解非遺藝術價值,加入到傳承的隊伍中。”他說。

武威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目前,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