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開花》:扶貧劇成爲“新經典”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已於昨日收官,而它在觀衆的心中卻餘韻芬芳,十個單元劇情故事生動記述了扶貧工作中的十大難題,深刻展現了這項事業中“大家”與“小家”的緊密相依,可以說,《石頭開花》懷着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通過典型的扶貧故事解讀中國人的“精神密碼”,用真實的情懷呼應着這個時代的斑斕底色,表達了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情緒憶念,成爲了扶貧劇的典範之作。

打開扶貧劇的新空間 把中國精神匯入時代

《石頭開花》以“時代報告劇”的形式打開了扶貧劇的嶄新藝術空間,通過精準敘事和多元化的藝術手段把綿延不絕的中國精神融匯進時代畫卷。藝術化的故事就這樣與真實的扶貧事業攜起手來,傳達着“中國夢”的美好,讓瀰漫着時代光輝的故事永久流傳。

《石頭開花》的劇迷很多,一位觀衆表示,《石頭開花》讓人看到中國文化的風向,將理想、擔當、信念深深地植入到觀衆的內心,十個故事連起的不僅是一次扶貧的征程,更是難得的時代之旅。

從第一單元的《青山不負人》開始,《石頭開花》就帶領觀衆進入了“扶貧進行時”,逐漸感受着“脫貧不易脫身難”、“誰是真貧辨別難”、“愚昧意識根除難”“扶貧幹部樹威難”“懶漢惡漢扶志難”“易地搬遷離鄉難”“城市幹部融入難”“產業扶貧延續難”“教育扶貧扶智難”“面對檢查過關難”這十道關卡。十個單元的劇集瞄準了扶貧工作的不同地域、不同特色、不同難題來呈現和演繹,涉及到了扶貧的方方面面,堪稱是一部“扶貧圖鑑”,從中可以窺見中華大地上扶貧幹部帶領人民羣衆砥礪奮進的全歷程。

可貴的是《石頭開花》既呈現了難題困境,又探究了改變之道,安家坪扶貧書記吳非飛康吉溝扶貧書記秦楠開發“1+1大於2”的創新模式,合力推廣打造品牌富硒產業;茂臺屯第一書記靳浩宇建立扶貧數據庫,真正做到“精準識別”和“一個都不能錯,一個都不能少”;仙人樑扶貧書記樑啓以科學破除落後觀念,帶領彝寨發展文旅走上旅遊致富路;在扶貧書記李愛民的帶領下,曉起村實現由“垃圾村”變“淘寶村”的驚人逆轉……《石頭開花》呈現出“最美扶貧人”的智慧與才能,真心與奉獻,緊扣住時代的脈搏和泥土的氣息,也撥動了觀衆的心絃,可以說,《石頭開花》不僅打開了扶貧劇的創作格局,甚至對整個影視劇的發展都具有普遍的借鑑意義。

“最美扶貧人”展現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所講述的扶貧故事,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最美扶貧人”成爲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石頭開花》的劇集根據真實事件而創作,讓很多觀衆感慨:“很多故事就像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能夠感受扶貧工作者的熱血和溫度。”在第七個單元《山那邊》中,關嚮明作爲金融人士爲了與村民搞好關係,硬着頭皮吃辣椒,改掉城市裝束,下地幹農活,用真心融入石喊村。對於這些扶貧幹部來說,扶貧已經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情感,甚至是一種生活。這樣的劇情讓觀衆對扶貧幹部的敬意油然而生,也向觀衆精準地傳遞了扶貧精神。

《最後的土房》中有一個細節,張副縣長囑咐揹包工作隊下鄉,要帶着必不可少的“三樣工具”:一支筆記下老百姓的問題,一道政策消除老百姓的疑慮,一本賬算清老百姓的困難。揹包下鄉,細緻、切身地服務於老百姓,幹部帶頭、結對幫扶,吃透政策、對照摸排,不能落下一戶!”可以說,這樣的劇情給觀衆以春風化雨的潤澤之感,《石頭開花》便是在家國情懷的立意下,講好了新時代平凡英雄的感人故事,塑造出一批新時代中國最閃亮的“星”,符合當下中國觀衆對於中國故事和價值觀體系的認同和期望。

而在《石頭開花》第十單元《三月三》片尾打出的字幕更令人動容:謹以此片,向1000多名犧牲在扶貧工作一線的扶貧幹部致敬,他們用生命書寫了人類反貧困鬥爭史上“最偉大的故事”。《石頭開花》通過扶貧幹部的青春奉獻回答了扶貧的“中國奇蹟”是如何誕生的。

人物紮實引共鳴,呈現人性的亮點和情感的燃點

《石頭開花》的宏大主題通過接地氣的方式來展現,動人心魄的藝術形象是扶貧劇最好的“代言人”,《石頭開花》藝術化地重現了扶貧幹部們的個性心理、日常生活、日常情感與點滴小事,塑造了扶貧幹部的崇高意識,而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刻板單薄,顯示出了劇本的堅實和創作者用心

在《怒放的山花》中,年輕演員天宇吃透了村官戴志強的這個角色,演出了大學生村官的活力、堅韌,也讓人看到了扶貧工作者初心不改、攻堅克難的精神。村官戴志強也收穫了衆多好評,有網友評價說這個這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體現了當代青年應有的“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精神面貌,“他憑着堅定的意志讓村裡的石頭山開出美麗的扶貧花,懶漢王得財也被滴水穿石的精神所感化,最終一顆石頭心也心花怒放,這是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七月的火把》單元中,鄭雲龍扮演的阿牛也被塑造得層次豐富,阿牛出身貧窮,但心懷夢想。他一直鼓勵侄子布都和大山的孩子要勇敢追夢,最後也爲了孩子們的夢想,爲了仙人樑的文娛發展,留在仙人樑,爲脫貧攻堅做貢獻。阿牛是個平凡的普通人,有自卑有糾結有矛盾,也是個不平凡的追夢人,無畏而真誠。

收官單元《三月三》中,電力大學派駐到桃來村的第一書記申甬的事蹟讓很多觀衆淚流滿面。申甬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不看重考勤,不拘小節,然而,缺點的對立面也是他的優點,他不按時打卡,但每天都在想着改變桃來村水電站的建設;他記不住開會的時間,卻是一名“實幹家”;他對女朋友看似敷衍,但其實內心深處最具深情,然而,這樣一個帶着“萌感”的年輕人卻在工作崗位上發生了意外,成全了集體,犧牲了自己。

一線力量強強聯手 在細節中可見匠心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在創作上做到了總局要求的“用心、用情、用功”、“精心、精細、精準”。這部扶貧劇可謂是集中了中國影視界的一線力量,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牽頭製作出品,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新媒誠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白露風河文化公司等出品。

十位導演均曾拍出過不少經典作品,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保障了劇集的高品質。該劇由張強擔任總編劇,於小千、何晴、王偉軍等擔任編劇,彙集了李少紅、劉家成、滕華弢、高羣書、餘淳、林柯、張多福、惠楷棟、徐宗政劉洋等十位著名導演,以及林永健、韓雪、李光潔、富大龍、馬天宇、白客、張鐸、於曉光、馮文娟、王佳佳、郭濤、張馨予、尹正鞏漢林、許文廣、黃小蕾、鄭雲龍、杜志國、韓童生、杜源等優秀演員。

主創們深入到扶貧的第一線,融入到田間地頭,克服交通不便,方言溝通,以及水土等極富挑戰的困難,紮根生活,做到了真聽、真看、真感受,把對於扶貧的感動傳遞給觀衆,打造了一部經典之作。正如導演劉家成所說:“ 扶貧工作一定要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探尋最原始的關係、最真實的狀態,扶貧劇拍攝同理,每一個鏡頭都要深思熟慮,每一句臺詞都要精雕細琢,這樣作品才能不辜負觀衆。”

《三月三》中,李少紅等導演用電影般的質感去創作扶貧劇,讓劇集呈現出豐富的意象。而《石頭開花》中雲寨的山歌、彝族的舞蹈、桃來村的星光都呈現出村民與當地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綠色生態文化,讓人意識到鄉村在新時代中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創作者們爲原型拍攝地留下的一封“情書”。

熒屏內外不斷求索 扶貧劇罕見“破圈”

《石頭開花》的探索性和創新性不僅侷限在劇集,也通過扶貧行動來實現藝術與現實的疊加效應,《石頭開花》出品方用“1部電視劇+N項活動”的“組合拳”,成爲了扶貧的記錄者、講述者和實踐者。

《石頭開花》的《阡陌謠》單元,講述了扶貧幹部如何通過教育斬斷貧窮的代際傳播,建立“空中教室”把知識引入農村的故事。而在現實中,《石頭開花》劇組也以“空中課堂 築夢未來”爲主題對貧困地區進行教育扶貧,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用知識點亮未來;《石頭開播》還專門藉助開播儀式在拍攝原型地舉辦了“安康大集”,幫助貧困地區打開農產品銷路。

而江蘇衛視從11月17日起,每天上午九點,連續十天播出了《石頭開花》特別節目。劇中主創和扶貧幹部代表做客直播間,爲大家講述拍攝心得和扶貧軼事,展示扶貧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特色產品,讓扶貧項目中的特色物產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此外,江蘇廣電總檯還運用旗下“荔枝直播”等新媒體平臺,緊隨劇集播放主題,發起多場公益助農直播帶貨活動。帶貨達人薇婭今晚8點將在直播間進行“石頭開花”專場公益直播,助推這項公益活動,以實踐惠及村民,以電商助力脫貧攻堅。

《石頭開花》劇組的真扶貧、扶真貧,讓扶貧故事有了現實的溫度,破屏而出,《石頭開花》以這種雙重的時代體驗,向着“中國精神”的更深處探尋,與觀衆們一起,繼續在中國新時代的征程中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