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有保障 村民收入漲

“早起幹活兒精神!”早晨7點半,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尚武鎮寨樑村貧困戶萬春梅騎着摩托車,來到距家1公里外的大棚,開始整理土地。“你看大棚外面亮晃晃的,樣子很怪,光靠上面的‘瓦片’就可以賺錢!”

萬春梅說的奇怪的“瓦片”,是大棚的光伏板。2016年,四川省科技廳和旺蒼縣政府共同出資250萬元,在寨樑村建立了首個光伏發電農業種植相結合的科技項目

“有了前些年的農網改造工程,再加上這個光伏大棚,我們寨樑村就告別了用電難。”寨樑村黨支部書記苟均德說,村裡以前冬天還好,一到夏季用電高峰期就經常用電難。對此,萬春梅深有感觸:“過去一到夏天,村民擔心電不夠用,就上山砍柴做飯。”

爲了幫助村民解決夏天的用電難,寨樑村決定在農網改造基礎上,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寨樑村地處河谷,一年光照時間可達到1352個小時,在夏天甚至可以達到每天14個小時。在四川省科技廳的幫助下,寨樑村建起了11個光伏大棚,年發電量可達22.68萬千瓦時。“這下不僅滿足了本村用電,還可以把多餘的電輸出去賺錢。”苟均德說。

作爲全省第一個“吃螃蟹”的村子,寨樑村實施“光伏+生態農業”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最大的困難是轉變村民的意識。在寨樑村,村民祖祖輩輩靠土地獲得收入。現在突然要把土地流轉出來建設光伏大棚,一些村民起初不太理解。“擔心土地流轉後糧食沒了,收入也沒了保障。”尚武鎮鎮長袁毅回憶,當初爲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幹部挨家挨戶去做工作,一筆一筆幫村民算賬,“工作筆記都用掉整整兩本”。

建大棚容易,但要如何把光伏大棚與貧困戶增收相結合?要增收,一定要有產業帶動。爲此,寨樑村組織全村65戶貧困戶成立了光伏發電農業專業合作社,在光伏大棚下發展食用菌種植,所獲利潤比例進行分配

“現在這個時節,大棚裡新鮮竹蓀正準備上市。”作爲項目領辦人,寨樑村第一書記張闊生對今年的收益很有信心。他說按照行情,竹蓀烘乾後,每斤可以賣120元。僅7、8月份,整個合作社的產值就可以達到1.2萬元。“再加上我們種植的羊肚菌、銀耳等,預計今年大棚食用菌收入可達7萬元左右。”除此以外,寨樑村每個貧困戶僅靠光伏發電農業專合社,今年就可獲得3250元的分紅。

依託清潔能源,助力貧困戶增收。旺蒼縣明確提出全縣將大力推進光伏基地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到今年年底,旺蒼縣將在尚武鎮寨樑村、高陽雙午村木門石川村等村,合理建設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16個,確保每年每人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