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釋放下跌信號?2021漲幅收緊 房價分化或擴大

(原標題房價釋放下跌信號?2021年漲幅收緊,房價分化或將擴大)

本報記者李未來 實習記者 苗詩雨 上海報道

回顧2020年樓市情況,“漲”聲一片的同時部分城市房價均價出現回調態勢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此前表示,在所有重點關注的城市中,已有17個城市11月均價低於2018年全年均價,部分城市房價甚至已回到2016年前後水平,但基本以三四線城市爲主。

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中指出,從總體上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

“只漲不跌”成過去式

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佈《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明,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爲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通過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價格情況顯示,市場分化的狀況得以驗證。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42個城市房價上漲,28個城市房價下跌;二手房方面,47個城市房價上漲,23個城市房價下跌。

“在疫情影響下,全國經濟發展受到衝擊,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受到影響,導致購買力下降,同時,房地產市場整體受創,購房者信心下滑。”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外,從房企端來看,房企爲了加速回籠資金,加大優惠促銷力度,降價出售行爲增加,導致房價有一定下滑。

緯房指數監測,從各城市歷史高點至2020年10月,20個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9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均在15%以上,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廊坊,較2017年4月的峰值降幅達46.9%,青島、天津相較峰值下跌均超過20%。

儘管年內一線城市房價呈現連續增長的態勢,但根據CRIC數據顯示,從均價層面分析,2020年11月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成交均價都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唯有廣州11月均價較2019年均價出現上漲,漲幅約7.6%。

其中,北京11月成交均價45174元/平方米,跌破2017年全年均價45250元/平方米;深圳11月成交均價55707元/平方米,與2018年時均價相對持平,與2017年比下跌2.87%;上海11月成交均價53259元/平方米,較2019年下降2.44%,同時較2018年全年商品住宅成交均價53408元/平方米的價格跌出149元/平方米。

此外,在CRIC數據重點關注的163個城市中,除去一線城市外,另有14個城市11月均價已低於2018年全年均價。當中九江肇慶義烏三城房價已低於2017年均價,肇慶最新房價甚至已經跌破2015年時的7810元/平方米,爲7007元/平方米,該價格也已接近2014年水平。

漲幅收窄,分化或將擴大

既然2020年樓市已告別“只漲不跌”的時代,2021年房價是否會轉入下行通道呢?近日,多部門相繼出臺報告對2021年樓市情況進行預判

報告指出,在因城施策政策背景下,各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差異化將成爲常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房地產市場大分化時代的來臨。

與此同時,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中也表明,過去一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其空間分化有所減弱。但從空間上看,2021年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羣復甦較好甚至出現過熱,其他城市復甦較慢,部分城市甚至陷入衰退,分化可能有所擴大。

“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GDP水平是影響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因素。”陳霄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除了GDP以外,人口,產業,供需關係等其他因素共同影響房地產市場。

除此之外,針對2021年房價的走勢,《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預測2021年中國樓市總體有望延續平穩。從總體上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維持在5%左右,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可能將保持正增長並再創歷史新高,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也將會有所下降,持續保持在7%左右。

陳霄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到,中央各工作會議中多次提及房住不炒,加上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地相繼出臺收緊調控政策,政策環境趨嚴,明年房價漲幅或將面臨收緊。

綜上預判也印證12月10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2021年宏觀經濟及市場展望報告》中的說法。房價經過近五年的持續糾偏,已基本回歸合理定價水平,預計2021年房價漲幅有望進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