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矯正資源不足 監委促正視

被視爲「洪仲丘翻版」的桃園少輔院生買泓凱疑似凌虐致死案,凸顯兒少矯正體系諸多不足問題餘紀忠文教基金會昨舉行「弱勢兒少生命困境座談會,長期追查本案的監委美玉指出,早在1998年就通過法令法務部在6年內針對現有少輔院分階段成立矯正學校,孰料政府以再犯率高、經費不足等問題,延宕迄今未有改善。

買生在2011年6月進入桃園少輔院,在2013年1月底出現右肩疼痛,於是坐輪椅上課,老師認爲此舉影響同班院生,在2月4日將買生隔離至禁閉室未料隔日全身傷痕,送醫前已無心跳。

當時在檢察官認定「找不到加害者」情況下行政簽結。在王美玉追查下,2015年6月監察院彈劾桃園少輔院前院長秋蘭等人,法務部也在去年5月同意重啓調查

凱凱(指買生)像一片落地黃葉被掃掉;生在監獄,死在少輔院,短短16年被抹得一乾二淨。」王美玉感嘆,我國感化教育究竟是「獄政」,還是「教化」工作,因定位不明,又缺乏與社福教育界領域整合,以致矯正機構失靈弊端叢生

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月琴也說,因凱凱有過動症桃少輔並無特教人員,一有過錯就是懲處,但矯治的本質應是「教化」,她建議可納入教育體系、導入專業人員。

政務委員馮燕則以美國爲例,多數州都有另類矯正措施,包括保護管束電子腳鐐監控家庭監禁營地訓練替代性罰金損害賠償等,出身自失能家庭的孩子,一生受到很多不平之對待,當犯錯進入矯治機構,盼能以文化教育、輔導衛教等的方式導正。

談及買泓凱案,柯志恩一度哽咽表示,她去年底曾參訪桃少輔,裡頭孩子向她反映,有伙食不足、吃不飽的問題,經她詢問,1名院生1個月2200元的餐費,1天3餐不到75元,反觀警察大學則是1天170元,顯見矯正體系需要更多關懷以及公平的經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