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何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找到幸福生活的“紅色密鑰”?人民網記者走訪發現,時下,全國多地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破解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引導羣衆廣泛參與,各類組織積極協同,探索出了一條看得見、用得上的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紅色驛站”爲民服務零距離

“艾溪湖的紅色文化讓人眼前一亮!”

“借用過母嬰室,明亮整潔很貼心,工作人員很溫暖,設施也很贊。”

急救箱裡的藥品很全,傷口得到了及時處理,非常感謝,點贊!”

……

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艾溪湖溼地公園遊客們對天鵝湖畔的“洪城紅・溫暖家”紅色驛站讚不絕口。站內窗明几淨,物品擺放井然有序,鮮紅色的志願服務愛心標語格外醒目,空調、飲水機、雨傘、醫藥箱、微波爐、輪椅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溫馨簡潔的佈置令人如沐春風。

艾溪湖紅色驛站。人民網 樑秋坪

艾溪湖紅色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驛站設置在公園,就是爲了把溫暖送到大夥身邊,讓遊客熱了有地方涼快,渴了能喝口熱水,累了有地方歇腳,閒下來能長見識。”

據介紹,除提供便民服務外,驛站還組織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建宣傳、黨員教育管理、紅色故事宣講、主題黨日活動等工作,將“紅色”鋪到羣衆的身邊。

2018年8月以來,南昌市啓動城市基層黨建“洪城紅”行動,通過整合街道社區、各行業系統的場所、人員、資金等現有資源要素,打造集黨員教育管理、一線人員關愛、爲民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紅色驛站”。兩年多來,一座座立足“做足黨味、做暖家味、做濃情味”的“紅色驛站”在南昌市大街小巷紮根開花,成爲爲民服務零距離的生動實踐。

不僅是南昌市,如今,統籌現有基層服務陣地資源,因地制宜建設的紅色驛站在全國各地涌現。上海市楊浦濱江岸線上,6座像“人人屋”一樣的開放式黨羣服務平臺成爲江邊最靚麗的風景線;湖州市吳興區建成57座紅色驛站,傳遞“26度最舒適的城市溫度”;桂林市象山區將黨建嵌入轄區養老服務,打造特色黨建品牌……

“紅色驛站將黨建和服務有機結合,通過小而精的點位佈局、接地氣的爲民服務方式,打造了百姓家門口的黨建‘微陣地’,拉近了基層黨組織和羣衆之間的距離。紅色驛站如星星之火般,在基層積蓄着燎原的紅色能量,引領着基層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表示。

“紅色管家”管好社區大小事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浪花苑社區的“紅色管家”陳宏在鄰里街坊中擁有“超高人氣”。每次出門,迎接他的都是居民們的笑臉和問候。

浪花苑社區是一個有着88幢居民樓的動遷社區。和絕大多數動遷社區一樣,社區也存在着業主對物業不信任、物業管理混亂、小區內車輛亂停等問題。

社區治理瓶頸如何突破?2018年初蘇州工業園區決定以浪花苑社區爲試點,啓動“紅色管家”項目。社區黨委書記陳宏化身“紅色管家”,帶領工作人員創新打造“紅色物業”,全面構建“紅色網格”,協同共建“紅色家園”。昔日“髒亂差”的社區正蛻變成“美佳淨”的幸福家園。

蘇州工業園區作爲開發建設的新城,外來就業人口占到總人口近九成。居民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需求集聚,給社區治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爲此,2018年,蘇州工業園區將“管家”理念引入基層黨建工作中,推出了“紅色管家”黨建品牌。時至今日,“紅色管家”已融入園區居民日常生活中,成爲基層治理的“主心骨”。

蘇州工業園區“兩新”工委副書記張偉表示,“紅色管家”基層黨建項目爲基層黨組織指明瞭一條“組織黨員、整合資源、服務社區、培育文化”的路徑,將黨建工作的優勢和活力轉化爲基層治理的效能和動力,爲探索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園區樣本。

像陳宏這樣的“紅色管家”,在全國還有很多。他們化身“調解員”,助力矛盾糾紛化解;他們成爲“安保隊”,堅守疫情防控主陣地;他們也是“多面手”,爲居民解決生活“小煩惱”……

“黨員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不僅能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激活基層治理的‘紅色基因’,而且能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成效。”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周慶智認爲,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發展階段更要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戰鬥力,調動黨員幹部廣泛參與的積極性,以黨建的高質量發展促進基層治理不斷創新發展。

“大黨建”引領治理高效能

說起自家小區黨羣服務站,貴州省貴陽市金陽街道金元社區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個黨組織不一般,‘133’工作法讓大夥很心安!”

金元社區人口過萬,人員結構複雜,社區管理難度大。自2013年成立以來,不少黨員自願加入小區管理,自發組建“紅滿園宣講隊”“紅袖標巡邏隊”“手拉手法律諮詢隊”等多支志願服務隊,協助社區居委會建設“美麗金元”。

“剛搬來時,人生地不熟,小孩又不在身邊,我和老伴心裡真沒底。居委會知道後,經常上門噓寒問暖,還組織我和老伴一起參加各種黨支部活動,感覺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回憶起幾年前剛入住小區的情形,宋順華老人感觸很深:“現在我和老伴一有空就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志願服務、巡邏、環境整治等活動。作爲金元社區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們都該盡份力。”

金元社區黨羣服務站路標指示牌。人民網 樑秋坪攝

2019年,金陽街道以金元社區爲試點探索創建“三感社區”。社區迅速建立起“金元社區居委會黨羣服務站”,提出“133”工作法,並打造了“15分鐘便民服務圈”。

“‘133’工作法中的‘1’指的就是基層黨建,兩個‘3’分別指的是主動聆聽、主動對接、主動服務和持續提升居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個工作法是我們貼近居民的法寶。”金元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袁琴感慨道:“作爲一名基層黨務工作人員,許多工作雖然瑣碎,但卻十分重要。必須要在情感上和羣衆‘零距離’,講羣衆語言,和羣衆打成一片,做到知民情、解民難、化民憂、暖民心。”

金元社區是金陽街道推進“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的縮影。面對街道羣衆多元化層次的需求,金陽區街道黨工委花“大心思”、下“苦功夫”,以“大黨建”工作格局引領街道“大發展”,建設居民、物業和樓宇三個領域“黨羣服務站”,壯大“黨建朋友圈”,通過黨建引領推動街道面貌全面改變與提升。

“大黨建”因其特有的區塊聯動、協調共進的效果,廣受羣衆讚譽。如今,在全國各地,“大黨建”正以新的形式演繹着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引領基層治理高效能、精細化。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既是新時代賦予黨的建設的重要使命,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路徑。作爲社會治理的“紅色引擎”,把基層黨組織拉起來,讓黨員幹部衝上去,才能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有力、有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