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 創享美好生活(深觀察)

京劇名家王玉蘭在論壇上演唱京劇選段

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供圖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興起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熱潮。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不是孤芳自賞,而是積極融入到國際非遺保護工作當中,併發揮着重要作用。”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文化官員蘇旭說。

“越是底蘊深厚的東西,在創新方面越會面臨更多的挑戰。非遺的創新必須以傳承爲基礎,沒有傳承的創新,是沒有根基的;我們也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沒有創新,非遺就沒有生命力。”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艦說。

非遺如何守正創新?非遺保護工作如何更好地進行?專業人士和普通人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2020年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與會人士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研討和交流。

這次活動由中國商報社、中國收藏雜誌社主辦,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等單位協辦。

非遺生存空間不斷擴大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當時,國人腦海中非遺的概念是模糊的。如今,這一概念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遍地開花。”中國藝術研究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毛小雨說。

“我們的崑曲申報世界級非遺時,全國只有大約600位崑曲人,有時候戲演到一半,觀衆就跑沒了。申遺成功後,崑曲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在北大百年講堂的演出,竟然火爆到一票難求!”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原所長王安奎說,如今崑曲的生存環境比20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文化和旅遊部的調查結果表明,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絕大部分已列入各級非遺保護名錄,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就有200多個。

王安奎認爲,每項非遺都有自己的特點,非遺保護工作必須根據這些特點進行。就戲曲藝術而言,首先要把劇目、表演、配樂、唱腔裡有特點、有價值的東西挖掘出來;其次,戲曲等非遺不能是靜態的,要在傳承中發展;再次,不能脫離時代、脫離觀衆,戲曲雖然要進行商業化的公演,但不能等同於一般商品。

深入挖掘非遺的特點和價值,一直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點。學術型紀念館在這方面提供瞭解決思路,蘭芳紀念館傳承梅派藝術的方式極具示範作用。“我們的工作主要分爲3個方面:一是文獻的徵集和整理;二是理論和體系的建設,我們精心研究梅蘭芳藝術體系及相關文獻,創辦了《梅蘭芳學刊》;三是把梅派藝術與古琴藝術進行跨界融合,在北京和海外進行了演出和展示。我們還開辦了公益性講座‘蘭芳講壇’和一些普及性的展覽。”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劉禎說。

推動非遺融入生活

“在堅持保護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已培育出政府指導、公司研發、織女生產的‘公司 作坊 農戶’產學研一體化的市場模式,生產出耳環、圍巾、裙子、桌旗靠墊壁掛等一系列極具現代生活氣息的產品。”論壇嘉賓、海南大學副教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研究專家孫海蘭告訴筆者,一些織女能夠利用抖音等平臺發佈、出售自己的黎錦織品,自發培育多元化的黎錦市場,助力地方脫貧。

2006年,黎族紡織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來自大自然的黎錦圖案與色彩、紡染織繡的純手工工藝,再加上豐富獨特的黎族文化,使黎錦吸引了海南島內外設計團隊的目光。近年來,擁有近3000年曆史的黎錦成爲時尚秀場寵兒

“非遺與當代設計的關係就是源與流的關係。”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劉佳認爲,應該爲優秀傳統文化賦予更多時代特色,使其更貼近百姓生活。比如,可以提取經典傳統的視覺原色,經過再設計,實現視覺藝術的現代轉變。這些現代設計可以應用到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室內設計、數字媒體設計等方方面面。

“非遺傳承與保護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讓‘非物質文化’不再僅僅是‘遺產’,而是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牟曉林說,應該提高非遺的時尚性和審美格調等,讓更廣泛的消費羣體尤其是年輕消費羣體更瞭解非遺,更認同其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

專業羣體守護非遺

“相比傳統技藝,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價值觀保存在口頭文本里,而且有多種表現方式。”國家圖書館館員劉東亮介紹,基於不同的表現形式,國家圖書館總結了4種工作方法:一、加大作品典藏記錄存儲文本內容;二、進行人類學記錄,保存重大傳統儀式的完整流程;三、對傳承人相關情況進行完整的記錄,還原或構建文化社羣;四、圖書館與其他科研機構和媒體合作,進行影像記錄和文獻收集。比如,爲了記錄人數較少的普米族的相關情況,他們找到一位普米族老人,他會講30多個本民族的傳統故事,國家圖書館進行了採集。

非遺的守正創新也離不開媒體人的支持。“創刊20年來,《中國收藏》見證了我國非遺傳承和保護的歷程。古琴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後,我們做了特別策劃,邀請制琴大師、藏琴大家、古琴音樂家與我們一起挖掘古琴背後的歷史文化。我們雜誌每期都有一個特別策劃,其中很多是有關非遺的。我們用文字的力量守護着非遺。”中國收藏雜誌社社長陳念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宏復強調,我國的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離不開非遺研究專家、傳承人,更離不開基層的非遺工作人員,他們共同構成落實我國非遺政策的基本體系。參加論壇的各界人士一致認爲,社會各界一起努力,一定會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