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臺南擔仔麪創辦人 看盡華西街流金歲月

財訊雙週刊陳彥淳

見證臺灣經濟起飛的臺南擔仔麪,其發展過程就是華西街商圈縮影創辦人董事長許穆生半世紀來看盡政商百態,包括蔣緯國鄧麗君林青霞郭臺銘等人都曾是他的座上賓

位於臺北市華西街內的臺南擔仔麪,堪稱是臺灣最知名的「麪店」,創辦人許穆生日前甫歡慶八十大壽,特別宴請一起打拚四、五十年的商圈好友,發願還要「再拚二十年」。

華西街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餘柏鬆表示,當年許穆生到日本淺草寺商店街考察回臺,歷經三任市長、不斷協調溝通,將華西街打造爲臺灣第一座觀光夜市,擁有至今仍獨一無二的清潔地磚與不怕下雨的電動天窗,「許穆生絕對是催生華西街觀光夜市的重要人物。」

地攤發跡地 做出大生意

出身臺南的許穆生北上打拚從流動攤販做起,由於經常被警察驅趕,最後總是躲到一根電線杆旁繼續賣面,那裡便成了許穆生的發跡地——華西街31號;迄今店門口仍保留了這根具有歷史價值的電線杆,許穆生還特別爲它穿上漂亮的金衣,見證臺南擔仔麪55年來的發展歷程。

直到現在,許穆生每天都把頭髮梳得油亮整齊、衣着光鮮地出現在店裡,皮膚紅潤髮亮、幾乎沒有什麼皺紋,完全看不出來已經80歲,雖然走路有點不方便、話也不多,但目光銳利、隨時提醒服務員招呼客人。

專程回來陪他吃飯的女兒笑着說:「從以前他就愛水啦!喜歡穿名牌襯衫也要訂做的。」許穆生在一旁補充,「這件襯衫是兩百支紗喔,一般的只有一百支紗。」

打理了自己,自然也就不會讓自己的店蓬頭垢面;許穆生最令人津津樂道者,就是將別人作爲收藏用的英國Wedgwood瓷器、法國Christofle純銀餐具大方地提供店內客人使用,「以前要買很不容易啊,我得慢慢從日本、新加坡、香港一組組慢慢收。」

結果買到這兩家公司的老闆都親自來臺一探究竟;就連店裡面的水晶燈,也由許穆生親自設計,委託西班牙廠商製造生產,再派專人臺裝掛,讓臺南擔仔麪有了「臺灣凡爾賽宮」的美稱

海鮮只要新鮮可能大家都會做,但大手筆的投資卻只有我敢,一定要有特色才能吸引消費者。」

許穆生在極度傳統的老社區裡,打造出富麗堂皇歐式風格,果然成功創造話題。

餘柏鬆形容,以前華西街有殺蛇表演、叫賣膏藥寶鬥紅燈區芳明館戲臺等特色,走在路上根本是人擠人,再加上臺南擔仔麪經常都有黑頭車進來,政商名流幾乎都在那裡宴客吃飯。

集市效應的帶動下,已經營二代的北海道魷魚老闆朱哲良指着現在空蕩的街道說,「那時一開門就賺錢,最多時,我們家族在這裡擁有七個攤位,桌子要從這裡一直襬到萬華分局。」

當年一天生意可買一棟樓房

在臺南擔仔麪做了40年、今年63歲的謝春龍表示,大約20年前生意最好的時候,他的薪水加獎金每月高達九萬六千元,足足有5年、超過一千八百天的時間忙到完全沒有休假,每年可因此再多領10萬元,「老闆娘還打了一條金鍊子給我」。

有一次謝春龍在收盤子時,不小心打破了昂貴的Wedgwood餐盤,「15萬元一下子全部泡湯,嚇死我了,但老闆娘第一時間不但沒有罵我,反而還問我有沒有怎麼樣?讓我一直感念在心。」

當時和謝春龍一起蹲在角落洗碗的人,還有頂鮮101董事長、許穆生女婿周文保,以及船老大餐飲集團董事長陳啓禎

周文保形容「那時是做一天的生意,就能買一棟樓房。」

爲了迎合來自全球各地的貴賓,店內最高紀錄,擺放160多個國家國旗;之前章孝嚴在出任外交部長時,由於非洲邦交國經常發生政變,某次外交部在接待某非洲外賓,因一時間找不到國旗,最後竟向臺南擔仔麪借,「當時臺南擔仔麪就是臺灣的代表。」

然而,光鮮亮麗硬體設備只是一部分,更多來自看不到的細節,纔是許穆生成功關鍵。(本文節錄自431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