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人氣“冷熱不均”如何破?

三星堆博物館

2019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隨着物質生活更加富裕,人們精神文化消費需求也快速提升。中國旅遊研究院的調查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遊客比例分別達到40.5%和44.2%。今年五一假期,部分博物館“一票難求”,反映了以博物館爲代表的公共文化消費快速增長折射出大衆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漲。

博物館參觀的“冷熱不均”反映出品質公共文化供給的不足。五一假期所反映出的博物館熱多侷限於各地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中,故宮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都是各地備受遊客追捧的博物館。相較於全國5535家博物館,“一票難求”僅是少數現象。從國家文物局公佈的2019年全國博物館接待數據看,83%的博物館年接待遊客量在30萬人次及以下。對於絕大多數的博物館而言,要成爲熱門博物館,還需要持續創新,不斷提升自身吸引力

故宮博物院

“博物館熱”所反映出的文化消費需求旺盛,以及以高品質博物館爲代表的公共文化供給的相對不足,是博物館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爲,從長遠發展看,博物館可重點關注三方面的創新,以不斷提升供給品質,提高大衆關注度參與度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打造“線上+線下”博物館。常態疫情防控期間,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多種技術手段,打造線上博物館,提供全景遊、雲看展等線上服務內容,成爲博物館線上創新的重要手段。此舉不僅可以讓更多無法到博物館現場的觀衆通過線上平臺瞭解中華優秀的文化遺產和文物資源,也可以滿足那些無法在節假日預約參觀的遊客需求,還能以數字文化資源形式實現對博物館文化寶藏的永續利用。同時,以科技賦能線下博物館,利用新技術增強對現有文物的保護,增加文物的新展示形式,開發互動、體驗型產品和新服務。對於館藏資源不夠豐富的博物館而言,線下互動、體驗型產品的開發有助於其另闢蹊徑,提升市場吸引力。

二是加強創意創新,打造更接地氣的博物館。應依託館藏文物,開發文創商品,吸引年輕消費羣體的關注。故宮加大館藏文物開發力度,從書籤U盤膠帶系列文創商品,不僅活化了文物資源,喚起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拉近了故宮與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應創新營銷方式,拓展新的文化傳播形式。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推出的“考古盲盒”,將文物仿品與當下大熱的盲盒營銷方式相結合,不僅激發了年輕人對文物的好奇心,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跨界合作,聯合“出圈”也是博物館創新營銷的一種方式。故宮與網易聯合開發《繪真·妙筆千山遊戲,將館藏名畫與遊戲相結合;良渚博物院利用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開辦線上展覽,不僅將館藏文物植入遊戲,也利用遊戲方式收穫了一大波關注。總之,利用各種創意創新手段,博物館不再“古板”和“高大上”,而是增加了和百姓生活、年輕人消費偏好之間的連接點,讓博物館更接地氣。

三是加強運營創新,探索博物館夜間開放。爲滿足人們日常下班後參觀博物館的需求,有必要延長運營時間,探索夜間博物館運行方式。國家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延長週五、週六等部分日期的運營時間,既爲城市夜間經濟發展賦能,也爲市民和外來遊客的夜間活動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此外,博物館還可通過開發夜宿產品提升自身資源價值和時間價值。中國園林博物館、中國古動物博物館、長沙博物館等通過開發夜宿博物館產品,不僅爲遊客提供了深度瞭解博物館展品途徑,也豐富了服務大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