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短視頻成虛假廣告“風口”

新華社報道,近年來,奧利司他類藥品虛假廣告在短視頻平臺氾濫。一些視頻製作者以誇張的故事情節,不顧“減少熱量攝入,控制體重”的藥理作用,不顧藥品說明書上的多項副作用警告,肆意宣傳其“瘦臉瘦腿瘦肚子”“一盒見效”“完全無副作用”等,甚至有人打出“中華老字號”的旗號,引發網民反感。

有人發現,同樣是奧利司他,在電視和短視頻平臺的廣告風格截然不同:電視上,規範平實;短視頻上,肆意大膽,虛假宣傳。

藥品宣傳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藥品廣告應當經廣告主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廣告審查機關批准;藥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以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覈准的藥品說明書爲準,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

多年前,藥品虛假、誇張宣傳在各大電視臺時常出現。不過,隨着各部門的集中整治,虛假廣告逐步淡出電視領域。但是,受利益驅動,虛假廣告又在新的監管盲區露頭。

這幾年,短視頻十分火爆,成了各行各業風口,卻也成了虛假廣告的窗口記者瀏覽網絡虛假廣告,又找到多年前縣級電視臺藥品廣告的感覺:千篇一律的情節、演員誇張的表演、不顧事實的吹噓――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客觀說,近年來紅火起來的短視頻平臺爲羣衆娛樂休閒、商家銷售宣傳等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生機勃勃與良莠不齊並存,面對海量的視頻,平臺、相關部門的責任要真正落到實處。

對於短視頻虛假廣告,相關監管不能缺位。一些虛假宣傳視頻的點擊量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視頻下面就有網民留言批評。如何藉助網民的“眼睛”及時發現虛假廣告,形成良性互動,是平臺需要認真琢磨的。

專家認爲,面對新環境,相關部門要持續參考實際案例完善法律體系,進一步規範電商平臺銷售細節,儘量不給不良商家留下“鑽空子”的機會。比如,可以實行短視頻虛假廣告“黑名單制度,將一些肆意進行虛假宣傳且屢犯不改的主播“拉黑”,從而起到警示作用。

相關監管部門還要跟上短視頻的發展形勢,注重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力量,重新思考新的監管方式手段。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思維問題。只有告別人海戰術,擁抱新科技執法者才能跑贏違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