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人 從小就做漫畫作業

創造了丁丁藍精靈等不勝枚舉的世界動畫形象的比利時是世界上漫畫家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在這裡,畫漫畫不僅是孩子們的特權,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以用漫畫來記錄生活,抒發對人生的各種思考和感悟。

布魯塞爾街頭建築塗鴉,再現比利時國寶漫畫《丁丁歷險記》的經典場景

比利時漫畫博物館館長讓·阿奎爾用很有漫畫感的語言爲漫畫的起源做了解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目不識丁的男子,不認字也不會寫字,而當時連‘認字’和‘寫字’這兩個詞都還不存在,更別說其他的文字。爲了表達自己,描述以及表達對偶像的崇敬,他發明了圖畫。”

在比利時不論三歲幼童,還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經常有漫畫形式作業,比如,科學課作業 “我眼中的火星”;音樂課作業 “欣賞捷克音樂家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並談談作曲家創作時的心情。”這些作業並沒有標準答案,甚至不會有優劣之分。老師認爲,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漫畫解讀,只要用心去畫,每一幅作品都是獨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優秀的。我曾經採訪過一位帶學生在博物館寫生的老師,我問她,用圖畫形式和文字形式表達有什麼不同?她告訴我,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表達方式,把場景轉化成文字會失去很多有血有肉的生動細節,而圖畫則能生動地重現場景,更有意義的是,在畫圖過程中,可以加入作者很多思考,更能發揮作者的想象力和創意。批改圖畫作業對老師而言也更有樂趣。

從小養成用漫畫形式記錄身邊事、抒發情感,也讓比利時人很喜歡用漫畫記錄新聞,每天出版的各大報紙,都會有不少漫畫的元素,比如說在要聞版每天都會有類似時評性質的新聞漫畫。漫畫也是集體記憶的一個完美表達方式,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各方面都發生巨大改變,比利時漫畫家近期也出版了很多有關疫情的漫畫著作,比如感恩醫護人員藝術家的隔離生活等等。

在比利時,漫畫書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書籍,不論是在大型超市還是在傳統書店,色彩鮮豔的漫畫書總是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在這裡,漫畫的分類也系統而全面:青春漫畫 ——在12歲和14歲之間,男孩女孩們離開孩童世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特徵,並有了愛的萌芽。他們所關心的事情隨之發生變化,喜歡閱讀一些有甜甜故事情節的漫畫。全年齡段漫畫——描寫日常生活、讀者羣更廣泛的漫畫越來越受到關注。正是本着這種傳統,比利時出版了針對“7歲到77歲”羣體的漫畫,比如,家庭連環畫——這種歷史悠久的漫畫風格由克里斯托弗在他1889年出版的《芬努亞德一家(La Famille Fenouillard)》首創,這部閤家歡式的漫畫講述了一個家庭中一羣人的故事。這種漫畫的主角往往是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孩子,但也有可能是破裂的家庭。這種風格接近笑話故事、短故事和長篇搞笑奇遇

歷史漫畫——內容介於嚴格的歷史史實敘述和確鑿事實小說化的情節之間。歷史漫畫覆蓋面廣,種類豐富,幾乎所有的時代都被涉及過,尤其偏愛古羅馬時期、中世紀和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故事。

科幻漫畫——遙遠宇宙的廣闊空間、來自遠方的其他生物、時間的斷層架空歷史和幻想。漫畫作者常常使用漫畫作爲媒介將當今的社會問題移植到一個想象的國度中去。

動物漫畫——從伊索寓言開始,動物文學就是一種使用擬人化的動物來表達人類情感的文學體式。這種風格在漫畫界頗受歡迎,可以用來表現戰爭,也可以描寫愉快的主題,讓最現實主義的小說與最荒誕的幽默產生碰撞。

教學漫畫 ——漫畫是傳授知識的現代而有活力的媒體。新聞漫畫——新聞漫畫家其實是專欄作者,他會用類似鏡頭圖像敘述與評論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