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歲月洗禮的古蹟 如何抵禦洪水侵襲?

近期南方地區持續降雨,面對無情的洪水,人們關注受災羣衆抗洪搶險的同時,也心繫那些文物古蹟的命運。日前,重慶遭受1981年以來最大過境洪峰,啓動了洪水防禦一級響應,除多處人們熟知的網紅景點被淹外,市內63處不可移動文物也遭受洪水侵襲。

今年汛期受損文物範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爲嚴重的一年,長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損情況較爲嚴重。受損文物中,古橋樑被沖毀、古城牆坍塌和文物建築房屋垮塌情況較爲嚴重。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6日全國已有5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不同程度受損。其中,不乏歷史悠久、價值獨特的全國、省級重點文物。

安徽黃山近500年明代古橋鎮海橋被沖毀

針對汛情,國家文物局已向文物受災嚴重的四川、湖北、廣西、安徽、江西、湖南、重慶等省份,撥付文物應急搶險資金350萬元。

文物和古建築在洪水面前尤爲脆弱

洪澇等自然地質災害歷來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築在嚴重的自然地質災害面前顯得尤爲脆弱。

文物自身防災抗災能力弱。古橋樑古城牆古民居等文物建築年代悠遠,猶如歷史“老人”,千百年受自然環境侵蝕和人爲活動影響,抵禦自然地質災害能力較弱。歷史上許多文物建築毀於災害,或者歷經數次災後重建保存至今。此次洪災中被沖毀的安徽黃山屯溪鎮海橋歷史上多次因洪災受損重修重建。同時,我國文物建築多爲木構架結構,主要建築材料爲木材、磚瓦等,尤其是一些革命舊址,多爲祠堂、民居建築。建築等級不高,容易在自然地質災害中受損。

極端天氣增大文物安全壓力。文物分佈區域複雜,許多位於山區、河流、湖泊、溝谷區域,受自然地質災害影響較大。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省持續強降雨,江河水位偏高,一些上游水庫泄洪排澇,河流中往往裹挾大量泥沙、雜木等。大流量、高流速洪水堵塞、衝擊、沖毀古橋,洪水長時間浸泡、淤埋古建築,致使文物受損嚴重。

四川今年遭遇罕見持續暴雨襲擊 洪水漫至樂山大佛腳趾

對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還不夠充分。我國文物、建築學界對文物建築的保護研究集中在建築格局、形制、結構等方面,對文物自身具有的防災抗災功能作用關注不夠,未能形成系統的文物防災理念和技術體系,文物修繕中防災減災措施缺少針對性指導,許多文物自身的防災抗災功能尚未很好發揮。除此之外,防災減災整體能力不強。一些地方文物防災減災工作未得到應有重視,文物防災減災尚未作爲重要和專項內容納入地方自然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體系當中。同時,各地基文物部門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隊伍建設薄弱,人員力量普遍不足,防災減災物資裝備保障不夠,缺乏有效搶險救災專業力量,面對重大自然地質災害,文物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就顯得力不從心。

日常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不夠。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結果,全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萬處,其中前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僅有5000餘處(截至2019年10月7日),約佔總數的0.66%,其餘均爲省級以下文保單位。受歷史和經濟發展原因制約,我國不可移動文物的保存現狀不容樂觀,其中保存狀況較差的佔17.77%,保存狀況差的佔8.43%,兩類相加超過總數的1/4。

充分發揮文物自身防災功能 中國古建築抗洪防澇設計有多強

日前,位於長江鄂州段中心一塊礁石上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閣遭遇水患,雖然洪水一度淹沒到二樓窗戶的位置,但整座建築在洪水中依然安然無恙。其巋然不動、屹立不倒的畫面走紅網絡,被網友們追捧爲“堅強閣”。

水位曾一度上漲到觀音閣窗戶的位置

據瞭解,觀音閣系元代監邑鐵山所建,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被稱爲“萬里長江第一閣”,曾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樓閣、賦詩題刻。觀音閣經歷數百年風雨洗禮,雖然屢毀屢建,但建築主體結構一直保持原來的樣子。特別是近五年來,除去年外,觀音閣幾乎年年進水,卻並無大礙。

正常水位下的觀音閣,可以看到底座的礁石

爲何觀音閣能在江中屹立數百年?”負責觀音閣管理維護的鄂州市博物館館長秦昌林認爲,首先是它的建築設計十分巧妙。觀音閣坐東朝西龍蟠磯礁石上壘石成臺,臺上才建起樓閣,閣與磯巧妙地融爲一體,巧奪天工、氣勢磅礴,展現了古代工匠奇妙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依石而建、地基牢固,如同船舷一樣,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更重要的是,在觀音閣的受水面,建了一堵異常堅固的弧形石牆,這是一道擋水牆,保護觀音閣主體免受洪水的正面衝擊。2015年觀音閣建築本體大修,修繕前曾委託專業機構做過地質評估,發現龍蟠磯礁石上有不少裂縫專家評估認爲這些裂縫不會影響建築安全,不需要進行處理,可見觀音閣下的礁石地基非常堅固。

除此之外,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北京故宮科學的排水系統使其600餘年始終未遭水害,四川都江堰本身即是分水排沙泄洪水利工程,安徽壽縣古城城牆石堤岸、涵洞、月壩等系統設計構成了完善的城市防洪體系,贛州古城“福壽溝”爲主體的宋代城市排水系統等等…至今都仍發揮着重要的防汛抗災作用。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是組織開展專項系統研究,深入挖掘一些古城、古村落和古建築等本身具有的獨特防災體系和抗災功能,充分發揮其在現代城鄉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古蹟防洪預防性保護尤爲重要 同時需要公衆的積極參與

文物珍貴脆弱、類型多樣、分佈廣泛、產權複雜,防災減災工作既是系統工程,也是專業工作,需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協調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國家文物局將督導各地將文物防災減災作爲重要內容,納入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文物防災減災應急機制,加強多災種綜合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等。同時在修繕中考慮防災問題,在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不影響文物本體安全和環境風貌的前提下,將建築加固、防震、防滲、泄洪等文物防災抗災措施。

此外,文物保護還需要社會公衆的積極參與。7月8日江西婺源有一座八百多年曆史的古橋“彩虹橋”受損。當地立即發佈了“彩虹令”,全網尋找被沖走的橋樑原木構件。在當地民衆的積極參與下,成功找回彩虹橋被水沖走的大梁三根,其他部件數十個。

江西婺源八百年彩虹橋部分橋面被洪水損毀

專家表示,民衆有熱情,文化遺產纔有尊嚴。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各級政府、文物工作者的職責,也是廣大民衆的共同事業。只有當地羣衆自覺、傾心保護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更好地被保護、有更強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