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下考古的“十三五”足跡

考古中國

編者按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總結回顧“十三五”所取得的成就與經驗,以期更好謀劃“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就成爲一項重要工作。本刊特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建忠撰文,梳理中國水下考古走過的三十年曆程,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態勢和取得的成就。

1987年,也就是“七五”計劃的第二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下,中國水下考古事業應運而生;歷經30多年發展,無論是機構、基地、裝備等硬件建設,還是人才、技術及科研等軟件建設,均取得了顯著進步。如果按五年時間維度簡單梳理已走過的七個五年,則大致可概括爲:

第一個五年(1986-1990)奠基立業。包括以下重要事件和工作:緣起新華社《參考清樣》第330期《我國陶瓷專家建議重視水下考古工作》一文(1986)、國家水下考古工作協調小組成立(1987)、“南海Ⅰ號”沉船發現(1987)、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成立(198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頒佈(1989)、中日聯合調查“南海Ⅰ號”沉船(1989)、中澳聯合舉辦“第一屆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1989-1990)。由此可知,1987年是爲中國水下考古元年,而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俞偉超先生則當之無愧成爲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開創者、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奠基人。

第二個五年(1991-1995)初試鋒芒。1992-1995年,持續四年,由第一代中國水下考古隊員組成的考古隊,對遼寧綏中三道崗元代沉船進行的水下考古發掘。俞偉超先生稱此次發掘“是我國首次全憑自己力量來實現的一項正規的水下考古工作”,它亦列入“199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第三個五年(1996-2000)枝開葉茂。主要進行了白鶴梁題刻水下考古調查(1996)、西沙羣島及海域水下考古調查(1996、1998、1999)、香港大嶼山竹篙灣水下考古調查(1999)等。

第四個五年(2001-2005)探尋真容。主要是重啓“南海Ⅰ號”沉船水下考古調查(2001、2002、2003、2004)、最終確定“南海Ⅰ號”整體打撈(2005)。

第五個五年(2006-2010)風華再現。主要是確定“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方案(2006)、“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出水(2007)、“南海Ⅰ號”第一次室內試掘(2009)並驗證了沉船整體打撈成功。此外,西沙華光礁一號沉船考古發掘(2007、2008)、廣東“南澳Ⅰ號”明代沉船發掘(2010)、中肯聯合肯尼亞拉穆羣島水下考古(2010)等,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工作。

第六個五年(2011-2015)重組強基。主要指水下考古專業機構重組和考古專用船建設,包括中央編辦批覆同意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加掛“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2012)、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獨立建制(2014),“中國考古01”專用工作船建成交付(2014),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併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15)。

第七個五年(2016-2020)多維拓展。這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五年,是承上啓下的五年,是中國水下考古由第一個30年向第二個30年跨越的五年。具體來說,取得如下重要成就:

“南海Ⅰ號”全面發掘。“南海I號”的發現、整體打撈和保護髮掘是我國水下考古30多年的縮影與典範。

自2014年進入室內全面保護髮掘以來,按照發掘、保護、展示三位一體的先進理念,考古隊將多學科、新技術、新方法手段綜合運用於發掘工作中,獲得國內外學術界高度評價。迄今爲止,船貨發掘清理已全部結束,共出土瓷器、鐵器、金器、銅器、竹器、漆木器及動植物遺存等各類遺物18萬餘件(套),其中發現的一件瓷器上墨書南宋淳熙年間“癸卯”年款(1183年),這爲確定沉船時間提供了準確依據。據此,發掘者認爲“南海I號”是一艘始發於泉州港的南宋商船,在即將駛向遠洋時沉沒在“放洋”之地的廣東上下川島海域,這裡是唐代以來“廣州通海夷道”的必經之處,沉船滿載的貨物真實再現了我國南宋時期繁盛的海外貿易景象。同時,保存較好的船體和船艙結構,爲研究我國乃至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甲午沉艦系列調查。中日甲午海戰是世界進入蒸汽機鐵甲艦時代以後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此戰不僅直接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且晚清就此走上滅亡之路,對近代中國、東亞乃至世界格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無疑成爲中國近代以來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

時間輪迴兩個甲子,自2014年起,中國水下考古學家對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連續展開系列水下考古調查,在丹東、大連、威海等海域先後發現並確認了致遠、經遠和定遠三艘北洋水師主力戰艦殘骸,其中致遠和經遠艦的發掘陸續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甲午沉艦水下考古系列調查工作開創了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水下考古調查發掘方法,是中國水下考古對研究近現代沉艦及其重大歷史事件的獨特貢獻。此外,與甲午沉艦水下考古相關的展覽活化了歷史場景,成爲教育警示國人的最好教材,對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深海考古零的突破。中國水下考古前30年工作範圍基本侷限於近海淺水區域,面對平均深度1200餘米、面積逾20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只能望洋興嘆。然而,在廣闊的南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上,無疑沉沒着大量古代商船,如何進入深海獲取這些沉船信息遂成爲中國水下考古當務之急。

爲了中國水下考古向深海的挺進,2018年1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合作,成立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4月即在西沙北礁海域聯合實施了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水下考古學家藉助“深海勇士”號載人潛器,累計下潛7次,最大深度1003米,下潛時長共計66小時51分,採集到多件文物標本。本次深海考古的成功實施填補了我國深海考古的空白,意味着中國水下考古邁開了向深海進軍的步伐,體現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深海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對中國深海考古的後續開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

中沙塞林港合作考古。爲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沙特國王薩勒曼達成的中沙兩國文化交流共識,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沙特國家考古中心聯合組隊,於2018年3月、2019年1月兩次對位於沙特紅海之濱的塞林港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中沙考古隊員通過陸地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綜合技術手段,從陸地、海洋、空中對塞林港遺址進行了全方位調查、發掘與研究,發現並確認了古海灣、古航道和被流沙掩蓋的季節河遺蹟,發掘揭示出大型建築遺址,並清理出一批珊瑚石墓葬,出土了中國瓷片、波斯釉陶、阿拉伯陶瓷器、玻璃器、串珠、青金石、紅瑪瑙等貿易品,初步顯現出紅海之濱海港遺址的歷史風貌。塞林港遺址墓碑和出土物表明這裡是一處9-13世紀的海港遺址。

中國文獻《瀛涯勝覽》記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間(1430-1433年),副使王景弘委派通事馬歡等七人,自印度古里港啓航,橫渡阿拉伯灣進入紅海,至塞林港北部的秩達吉達港)登陸,赴默伽(麥加)、驀底納(麥地那)朝聖,並畫得麥加天方真跡圖——《天堂圖》而還。顯然,塞林港遺址的考古發現爲研究中國古代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與文化交流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考古資料。

“十三五”期間,我們還舉辦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下考古培訓班(2017、2018),除中國學員外,還招納了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泰國、柬埔寨四個國家的6名學員,開啓了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遺產領域合作的新篇章;進行“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主題研究”,確定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遺產內涵與時空框架,爲海絲申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撐;啓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沙羣島出水陶瓷器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通過西沙羣島水下考古發現,來研究該海域出水陶瓷器及古代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海外貿易狀況;加強水下考古學科建設,創刊《水下考古》,成立中國考古學會水下考古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大學、山東大學開設《水下考古學概論》。此外,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水下考古探測關鍵技術研發”獲准立項,擬聯合國內多家海洋探測領域科研院所,共同解決多年來困擾水下考古調查探測的技術難題和發展瓶頸。

十四五開局在即,如何發揮文物考古事業在“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的巨大作用,是我國水下考古事業未來遵循的重要依據。我們應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聚焦我國水下考古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科學制定我國“十四五”時期文物考古事業發展規劃與具體任務,邁開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

(作者:宋建忠,系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第一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

塞林港聯合考古隊在水下工作。

第一屆水下考古培訓班學員合影。

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瞬間。

“南海Ⅰ號”船上的貨物。

“南海Ⅰ號”考古現場 李韻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