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保護冬奧造雪水源 延慶賽區造雪用水實現內循環

海拔1050米的北京延慶小海山南坡,9.9萬立方米容量塘壩裡,每隔10來分鐘,就傳出汩汩的水流聲——這是泵站在向高處加壓供水,進而爲每一座“雪炮”提供源源不斷的造雪彈藥”。雖然氣溫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但這裡每天抽水不停,水面從未被完全冰封

深冬時節,小海陀山頂一片銀裝素裹。六七十米寬、兩米厚的雪道上,高山滑雪項目運行保障團隊隊員們時不時飛馳而過。歷經4年的艱辛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兩大競賽場館已於去年12月29日全面完工。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最高點位於小海陀山山巔2198米處,垂直落差約900米,建設的7條雪全長約9.2公里。按照冬奧會競賽標準,高山滑雪的各項比賽賽道均需採用人工造雪方式

“造雪水源地和造雪系統,大約有400米的高差,必須通過建設加壓泵站的方式分級提升。”延慶賽區建設運營方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設計部副經理孫向輝介紹,爲滿足造雪系統用水,同時最大程度保護小海陀地區生態環境,從2018年10月份開始,賽區建設了一套由900米塘壩、1050米塘壩及1290米調蓄水池共同組成的造雪引水系統,總蓄水量可達20.5萬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約16萬立方米。

“從高空俯瞰,就像山間裡的‘三盆水’。”在塘壩前,孫向輝向記者描述由水變雪的全過程。他說,佛峪口水庫水源通過核心區外圍的兩級泵站將水打到1050米塘壩後,通過泵站將水輸送至1290米調蓄水池,再經高山滑雪中心三級泵站將水輸送到造雪點位,爲賽道邊的百餘臺造雪機源源不斷供水。

1050米塘壩可以說是核心樞紐。這裡的儲蓄水一部分繼續“上山”,還有一部分則通過另一路管線依靠重力下山”迴流至900米塘壩,作爲造雪用水儲備。已在賽區參建4年的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長洲解釋,等雪季過後,900米塘壩還承擔着收集融雪水和雨水的作用,通過賽區內的天然溝道匯流收集至壩內,用於賽區綠化和下一雪季的造雪。

“根據賽後運營需要,造雪引水系統對再生水、融雪、降雨通過塘壩統一調蓄,從而形成造雪用水的內循環,實現最大限度保護水資源,打造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典範。”李長洲表示,從位置看,900米塘壩位於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延慶冬奧村中間,由於這處塘壩水面相對開闊,還可作爲景觀水庫,成爲賽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造雪外,整個延慶賽區從規劃設計、工程管理方面也都採取各類節水措施。在工程建設中,按照節水要求、綠色建築要求,採用節水型衛生器具配件,各區域進場路口處廢水沉澱池內廢水循環利用,處理後回用於混凝土養護和灑水降塵。生活用水也全面採用一級節水效率的節水器具,建築中水用於賽區綠化景觀澆灌。賽區還建設有污水處理站,污廢水經過處理後實現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