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子戰南北!營養師揭:南部糉油量少「比北部糉少30%脂肪」

▲南部糉(右)約比北部糉(左)少30%的脂肪。(圖/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端午節最應景美食就是糉子,且因爲南北作法不同,每年這個時節兩派支持者就要一番論戰,看誰最好吃。營養師則從熱量、脂肪角度進行分析,由於北部糉的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糉葉,南部糉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方式煮熟,南部糉約比北部糉少30%的脂肪。

▲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圖/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表示,隨着糉子內餡及製備方式不同,一顆重量175克的傳統肉糉,熱量約介於350-500大卡。北部糉的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糉葉,南部糉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煮方式煮熟,南部糉約比北部糉少30%的脂肪。

胡淑婷建議民衆可以吃改良糉子降低負擔,使用富含膳食纖維全谷雜糧(如:黑糯米糙米薏仁雪蓮子燕麥等)取代糯米,補強傳統糉子膳食纖維偏少的弱點,也可用瘦肉代替五花肉、糯米不經拌炒且無加入豬油或紅蔥頭,相較於傳統北部糉及南部糉,約可減少20-40%的熱量。

▲享用糉子搭配蔬菜飲食均衡。(圖/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胡淑婷指出,如若無法自制或選購改良的雜糧糉,建議因應傳統糉高糖高油及低纖維的特性調整當天的食物烹調油量。可以依循三大原則

「降飯量」,糉子主要成分爲糯米,糯米屬於全谷雜糧類,建議一天以一顆糉子爲限,且當天要少吃半碗到一碗飯;「減少烹調油量」,無論是傳統的北部糉或南部糉,皆是包入炒過的內餡,爲平衡一日的油脂攝取量,建議其它餐點烹調改爲蒸、烤、滷或清燙;「搭配適量的蔬菜跟水果」,建議每天攝取1.5-2.5碗煮熟的蔬菜(或3-5碗生菜)、約1.5碗至3碗的水果。

胡淑婷也提醒慢性病患者要注意,習慣沾醬的民衆,一包速食店番茄醬重量的甜辣醬醬油膏含196與405毫克的鈉,約佔健康成人每日鈉攝取量2400毫克的10-20%,容易引發血壓升高,糉子內餡已經過調味,不沾醬就很美味,爲避免攝取太多鈉量,建議不沾醬或適量沾醬。

糯米爲高升指數,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不易消化糖尿病腸胃不適者,建議小口淺嘗及注意份量,端午節享受糉子之餘,吃得美味又健康。